现场逼宫大戏(1)

孙中山在总统府西侧一座平房内办公。他刚刚签署了一道总统府公职人员薪俸条例,规定:总统府从大总统始到门卫、勤务一般职员,除供给食宿外,每人每月一律领取财政部发行的军用券30元。

财政总长陈锦涛悄悄走了进来。财政部想在这条薪俸条例下,另设一项大总统必需的杂务开支,每月不超百元,要请孙先生指示。孙中山断然拒绝。国家大局未定,百废待举,万不可开奢侈挥霍之风。

孙中山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内来回踱步。他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他已看出了一片胜利中所潜伏的隐患。

民国才建立几天,袁世凯就集结重兵,在江北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灭南京的革命火种。孙文与黄兴都感觉燃眉毛之痛,民国新成的喜气被冲掉不少。

十多年来,孙中山南北奔走,流亡海外,为的是推翻清廷,建造共和,现在中华民国既已开国,但清王朝的势力还根深蒂固,未可轻视。北京政府、南京政府与袁世凯的北洋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北京政府尸居余气,南京政府狂飙独起,但仍以袁世凯军容最盛,坐镇北方,可左右全局。封建专制势力还强大得很。他若倒向清朝,则清朝活,南京危;何况,袁世凯还可能有更坏的作为,那就是取清朝而代之,自为九五之尊,又会改朝换代,帝制仍将死灰复燃。袁在北方的势力叶茂枝繁,以南京临时政府现有的军力一时无力将其扳倒。南北一旦兵戎相见,则天下糜烂,百姓遭殃,整个局面不可收拾。

日、俄、法、德各国,联合起来对中华民国拒不承认,并私下里放出风来,意谓西方诸国,十分看重袁世凯的能力云云。西方列强对新生民国的态度当然重要,它们的不支持,给民国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孙中山也不时能感到袁世凯的阴影是如此巨大,相比之下,清廷的残存,反倒只是阴影中的一角空虚的城堡。

还有,外交和财政成了新兴民国两个最大的难题。很多关注中国政局的国家也对以中国的国情方式实行共和制充满疑虑。纽约有媒体评论说:孙中山和他的朋友们,非常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他们没有维持中国领土完整和恢复和平的能力。后来《纽约时报》也称:中国人最好还是保有帝国,慢慢实行政治改良。

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政治评论称: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一些最了解中国情况的人不能不怀疑,在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国家里,自从最遥远的历史早期以来,皇帝就像神一样统治着他们;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

但这也许还是比较次要的。更深的忧虑,来自于袁世凯,以及革命党人内部。

同盟会中的一些共生死的战友,与其说是把革命的胜利寄望于孙中山,还不如说寄望于袁世凯。他们内心里也不一定看得起孙中山和黄兴,却普遍地对袁世凯有好感;认为袁世凯是能使中国避免走向大崩溃的唯一力量。而那些支持和同情革命的各界士绅,他们迫于潮流,不得不表示倾向于共和;然而由于他们过去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他们内心却又对清廷怀着一种回护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