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英帝国:五十三(4)

经过光荣革命以非暴力的形式达到妥协,英国人越来越绅士了,觉得能商量的事,最好还是不要撕破脸,动不动自己人多打自己人难看,既然政府反应这么激烈,改革派就稍微缓和一下吧。这段时间喧嚣的改革呼声归于平静,当然也没有消亡,大家换了办法,转入地下,各种各样的组织门派应运而生,不管名目有多少种,反正目的都是直指议会改革。这时的英国首相就是我们的大英雄惠灵顿公爵,滑铁卢的不世战功当然让他仕途平坦。惠灵顿是个极其保守的托利党人,所有关于改革的提议,到他那里一律被拍回来,而且他还公开表示,他处在这个位置上,就是为了保证一切都不要变,而且还以不变应万变。

惠灵顿公爵显然是个说话算数的铁腕形象,但是很快他就掌了自己的嘴。话说随着英格兰闹事的潮流,爱尔兰也想反。爱尔兰人不是天主教吗,而挤兑天主教几乎是英国的国策,没得商量!爱尔兰被强行拉进不列颠的院墙,心里憋屈郁闷,于是就成立了天主教组织,向伦敦那帮人要求权力。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只能做选民,不能做议员,这个事让他们不能忍受。于是,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不当绅士,他们预备大闹一场,眼看着一场内战就要开打。惠灵顿自然不怕打仗,可做首相和做统帅考虑的层面不一样,以英国现在的状况,一开打,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所以这位铁汉打掉门牙和血吞,居然就颁布了《天主教解放法》,给予了那些一直被排挤的天主教徒平等的权利,当然包括参选和当选。

爱尔兰事件是平息了,可这个事不光让辉格党吓一跳,连托利党内部都地震了!这可是件惊人的大事,你惠灵顿怎么胆子这么大呢,连国策你都敢动!好了,连这样无法无天的议案都能通过,议会都昏庸到啥程度了,看来真是要改革了。而既然国策都可以改,那就没什么事不能改了。原来改革的事只是辉格党说说,现在托利党有一部分也认为要改革了,惠灵顿处理不了这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只好下台,而改革派的辉格党代表格雷上台组阁,开启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改革的大幕。

格雷一上台就抛出了辉格党早就准备好的改革方案,当然是增加选民人数,扩大选举范围,不过辉格党肯定还是代表有产者说话的,无产阶级的时代还没有来临。

这套改革方案,可以让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进入政府班子。托利党虽然也同意改革,但不是这种改革办法,他们也不愿意让那些工业暴发户进入议会参政议政,分割自己的权利,所以改革议案虽然在下院勉强通过,上院那些老贵族抵死不干。上院的强硬态度再次引发民众的不满,暴动之类的活动又开始了。格雷首相想了一堆办法都无效后,他也生气了,老子不干了,有本事上院你们就犟到底!于是,格雷辞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