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英帝国:五十三(3)

经济危机总是伴随社会动荡,眼看要饿死了,工人们也会造反,那个时候没人告诉英国工人,剥削压迫他们的,是万恶的制度,“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道理当时没人知道,因为说这句名言的人还在他妈妈肚子里,不过快出来了。因为没有明白人讲解,工人们大概一分析,就得到一个结论,自己的日子这么苦,就是因为机器,这些东西抢夺了自己的饭碗。找到罪魁祸首,事情就好办了。工人们迅速组织起来,结成团伙,开始跟机器较劲,能砸烂的一律砸烂,砸不烂的,也想办法让它报废。这个有组织有规模地破坏公物的运动就是“卢得运动”。托利党政府下令镇压了这次运动,议会甚至快速通过法律,制定了一个刑罚甚重的砸机罪,好歹把这场运动顶过去了。

不久,对法战争结束,国家不打仗了,负担总归小一点吧,没有,大量士兵复员,他们要工作啊。经过战争重创的欧洲,市场也没有迅速恢复,工厂开工不足,闲人多,工作少,日子更苦。战争时期,粮价飞涨,种地有利润啊,那些大地主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粮规模,战争一结束,粮价应声而落,在战争中开了不少荒地的地主更是血本无归了。其实这时候,英国是一个粮食进口国,如果限制进口,国内的粮食价格还是可以保住的。这些大地主大农场主不是控制议会吗,他们马上启动了英国一项古老的法律,叫《谷物法》,与时俱进,根据现状,英国议会很快就公布了新的《谷物法》,规定:当国内粮食价格没达到每夸特(1夸特=12.7千克)80先令时,不准进口粮食。

这招毒,这时候英国人已经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了,没想到政府还能出这种招哄抬物价,结果当然是粮价暴涨。粮食涨价,各种生活成本都要跟着涨,紧紧跟随的,就是工人的工资要跟着上浮,这下工人资产阶级当然是首先受损失,而广大老百姓也是受害者。于是从这个缺德法颁布开始,资本家和工人就团结在一起,上街、集会、游行,结伙反对大地主大农场主,当然也反对让这些人说了算的议会制度。

1819年,8万多人在曼彻斯特的圣彼得集会,向政府示威,活动正热闹呢,突然广场冲进来一队全副武装的英国骑兵,高举马刀,见人就砍,手起刀落,威风无比。大家很快认出,来的这彪人马,主力就是在滑铁卢干掉拿破仑的骑兵。显然他们对同胞百姓下手,一点也没有比对法国人下手客气,当场400多人死伤,为了讽刺英国骑兵杀自己人毫不留情的行为,大家称这次事件为“彼得卢惨案”。这次事件后,托利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我管你民怨如何,我还就保守了,从今以后,英国人不准随便结社、集会,出版物严格审查,乱说话的一律抓起来,改革派比较冒进的那几个人统统拘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