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颗棋子盘活了全局(4)

在韩信取得一连串胜利后,刘邦在荥阳战场却遭到大溃败。荥阳被项羽攻破,刘邦被围困在成皋。刘邦心知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偷偷地驾一辆马车,逃出成皋,渡过黄河,悄无声息地抵达韩信、张耳的驻军处。

刘邦是个很谨慎的人,这时的他身边只有几个护兵,不过是个光杆司令。他秘密前来,是想拉走韩信的这支军队,可是他对韩信有些不信任。刘邦打心眼里是器重、欣赏韩信的军事才华,可是韩信这个人,耻居人下,要是他知道汉王现在成为一个光杆司令,未必肯听从他的指挥。刘邦的谨慎小心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反秦战争以来,被手下大将杀掉的草头王已有不少。

狡滑的刘邦并不先到兵营,而是找了个旅馆投宿。第二天一大早,天尚未亮,刘邦驾着马车,到了兵营外,诈称是汉王使者。卫兵并不认识汉王,但认得符节,便打开大门,刘邦的马车驰入兵营,直奔韩信、张耳的住处。这时,韩信与张耳还在睡大觉哩,刘邦一声不吭,闯进卧室,偷走两人的印信。

为什么刘邦要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呢?自春秋战国以来,印信是将领权力的象征,没有印信是不能指挥军队的。刘邦是韩信、张耳的上司,可是他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这两位部下的忠心上,宁愿由自己来控制军队。从这点看,不能不说刘邦确实是一个天才政客,他的这个本事不是可以学来的,更像是一种敏锐的直觉与本能反应。

盗取印信后,刘邦马上召集高级将领开会。韩信、张耳这才发现是汉王到了,并取走印信。两人大吃一惊,匆匆下床,可是这时他们的兵权已经丢掉了。对于刘邦这种行径,韩信、张耳当然感觉受到了羞辱,可是刘邦的高明之处,是他很快又让韩信、张耳破涕为笑。张耳本来被项羽封为常山王,但后来被赵歇、陈余打败了,现在赵歇完蛋了,刘邦封他为赵王,土地比以前更多了,他心里痛快。韩信呢,刘邦提拔他为赵国宰相,并把张耳的军队(三万人)交给他指挥。韩信心里一估摸,升了官,也还有几万人马,没吃亏。

刘邦略施小计就轻松摆平张耳、韩信两人,他把韩信的部队拉走了,而韩信则率原张耳的三万人马,继续向东挺进,攻掠齐国。

就在韩信秣马厉兵之际,刘邦麾下的谋士郦食其认为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屈齐国之兵。他自告奋勇前往齐国,欲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归顺。刘邦听罢很高兴,便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游说。

郦食其是著名的说客,见了齐王后,雄辩滔滔,口若悬河,向齐王指出汉王刘邦夺取天下,乃是大势所归,齐国只要尽早归附,仍然可以保住自己的封国,这才是上策,否则必遭到灭国之祸。这一番话打动了齐王。经过权衡利弊后,齐王决定归附汉王刘邦。他派出使节晋见汉王,表示愿意归降。为了表达归附的诚意,齐王还下令解除边境的战备,这些边境线上的守军原本是为了阻击韩信将要发起的进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