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无不叫好,文王四子姬旦却提出疑问道:"南宫将军与国师的主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可是,怎样才能确保取胜呢?"
姜尚十分欣赏王子姬旦的聪明心细。他说:"若在山地作战,必须随机应变。若到平原地区,便可布阵胜敌。进用北斗七星阵,退用五行迷敌阵,不愁不破犬戎。"
姬旦感到新奇,请求道:"父王,孩儿愿随国师一起进兵鸡鸣山。一路讨教,痛击犬戎。"
文王点点头,当众宣布道:"按国师的部署,立即准备两路发兵。太子率五千精兵到云亭岭设伏;姬旦随东路军行动,协助国师参赞军务。"
第三天,文王率群臣登灵台,毕恭毕敬地祭祀先王和天帝。然后,派遣两路大军登上征程。周军在旌旗上写了"替天讨戎"的字样,沿途受到周族百姓的犒劳。犬戎之君却还蒙在鼓里。他派出信使之后,在鸡鸣山焦躁不安地等待文王的答复。五日后,信使回来报告说:"姬昌很害怕。要小人转告大王,给他宽限为十天时间,方能凑集美女、军粮、黄金,以献大王。"
戎君非常满意这个结果。进到周国边境,他已经知道文王有了两万人的军队。他带领一万二千人进攻周原,是绝无取胜把握的。他们这次出兵东来,仅是因为掠夺财物,若是把兵士赔进去,他是不想干的。
可是,等到第十天,戎君仍不见有人前来贡献美女、军粮、黄金。他走出军营瞭望,却见几名在前方警戒的士卒跑来,慌慌张张报道:"大王,不好了!是南宫适率周军直奔鸡鸣山而来。"
戎君深悔自己中了缓兵之计,但是他率领的是一支常胜部队,若是不战而退,回去岂不愧对祖宗?他略一思考,立即下令反守鸡鸣山各隘口,准备开战。
南宫适率军抵达鸡鸣山前的原野安营扎寨,与犬戎军营遥遥相对。
姜尚、南宫适、姬旦一起登上山头,仔细瞭望犬戎军的分布状况和地形。他们看到鸡鸣山道路狭窄,易守难攻,而且戎军守住了所有关口。
姜尚问姬旦道:"依四王子之见,怎样才能击败戎人?"
姬旦说:"弟子以为只有将戎人诱出鸡鸣山,方可予以痛歼。"
姜尚笑道:"对。这也正是老夫的想法。"
南宫适说:"既然你们所见相同,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次日清晨,南宫适率五千周军向鸡鸣山发动进攻。戎君在山顶见周军人数不多,派出八千精兵予以反击。两军在山脚下展开激烈战斗。短兵相接,杀声震天。不到一个时辰,周军便力气不支而连连败退。戎军也不追赶,一片欢呼,撤回山寨。
戎人一向以勇猛剽悍自居,吹嘘无敌于天下。今日见周军不过如此,戎君悬在半空的心才放下来。他巡视军营,一路见士气旺盛,便决定次日主动进攻。
这一日周军又打了败仗。戎人调用八千精兵出击,周军换了五千人马对敌。姜尚亲临战场指挥抵抗,仍是军力不支。不到半个时辰,周军节节败退。戎人追赶到数里外才收兵回营。戎人全军欢腾。他们开怀畅饮,大吃牛羊肉,戎君更是心花怒放,决心把周军彻底消灭。
第三日,戎人奋勇出击。周军略作抵抗,就全军败退,一直退到地势开阔平坦的原野上。这时,姜尚把令旗一挥,周军立即摆出了北斗七星阵。一直未能派上用场的战车突然冲入戎军之中,与步兵、骑兵一起,将戎人围困截杀。戎人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只见周军不断运动,时为方阵,时呈散兵阵势,使他们觉得四处都是周兵,却又找不到一个对手。戎人的骑兵本来十分凶猛快捷,此时如虎陷深潭,怎么也冲不破周军的围攻。戎人想突围,但是周兵的一阵阵乱箭射得他们人仰马翻。他们只好进行械斗。这时,南宫适便大显身手,在人群中左突右冲,挥动大刀,把抱头鼠窜的戎人杀得落花流水。
激烈战斗持续到正午,八千戎军全部就地解决。当然,周军也留下了上千具的尸体……
戎君站在鸡鸣山顶峰上,目睹了这次惨败,心头比刀割还难受。他不想再让四千预备兵下山,以致全军覆灭。他看出山下戎军已没有生还的希望,也看准了周军正无法脱身追赶。他果断下令道:"立即沿岐山北侧回撤。"于是,鸡鸣山上便不见了戎人的旌旗和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