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中后,家长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孩子圆那个不可能的梦了。例如,孩子之所以哭闹,是因为想到公园里去爬树,家长就可以这样安慰他:“原来你是想到公园里去爬树,妈妈知道,昨天你没有爬到树上去,你很生气,但今天下雨了,没有办法出去。不过妈妈真希望今天是个大晴天,你能在小公园里快乐地爬树,爬得很高很高,让树下面的小朋友都佩服你,都夸你是‘大英雄’。”
听到妈妈这样讲,孩子肯定能安静下来,因为他的需求已经在妈妈为他构建的“想象蓝图”中得到了满足。
孩子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如果你不懂他们的心理,即使你给他们上百条漂亮的理由,他们也不会理睬,该哭还是哭,该闹还是闹。但是,一旦你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往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他们得到满足。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懂点心理学,这样才能更容易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做出判断,鼓励他们正确的行为,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使孩子顺利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家长确实懂得一些心理学,也不能以“万事通”的姿态自居。例如,看到孩子摔倒了,家长这样教育孩子:“看吧,不听我的劝告,摔倒了吧!”又如,家长经常这样对孩子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那样去做,你不听,怎么样,失败了吧!”……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即使我们成人听到这些“万事通”式的话语,也会产生反感,何况孩子呢?家长这种“万事通”式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进而故意不与家长合作,长久如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明智的家长虽然懂得心理学,但他们却不张扬,会悄无声息地运用在孩子身上。例如,当孩子故意无理取闹时,家长便会明白了,这是孩子引起他注意的一种手段,于是他不会立即就去安慰孩子,而是故意不理孩子,等孩子安静下来才耐心地对他说:“妈妈是爱你的,妈妈时刻都在关注你!”因为懂点心理学的家长都知道,孩子故意用哭闹或搞怪来吸引家长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觉得家长不爱他们,或者不关注他们。如果,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故意哭闹和搞怪的行为了。
因此,要做孩子合格的心理医生,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目的有哪些呢,我们将结合一些教育案例为家长们做出详细的介绍。
方法一: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满足孩子的心理归属感
很多家长常常很苦恼,他们经常这样向别人诉苦:“现在的孩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家里的家务他们一点都不管,甚至连油瓶倒了,他们都不扶!”
有很多家长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当代孩子们的一个共有特点,即没有责任感。但在这里,我要为这些孩子喊冤了,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往往是由家长一手造成的。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对这样的场景应该很熟悉:
孩子小时,妈妈在扫地,孩子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扫地吧?”妈妈头也不抬地对孩子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你做不了,去玩你的玩具去吧!”
妈妈在洗碗,孩子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让我来帮你吧!”在孩子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孩子的要求,但由于孩子没有洗碗的经验,一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一只。这时,妈妈厉声对孩子说:“只会给我添乱,去,一边玩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