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学(7)

为了避免孩子这种性格的形成,每位家长都有责任协调家庭内部关系,使整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形成一股合力,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家庭中,如何协调自己与对方之间的矛盾,使夫妻之间的教育观点一致?一位家长是这样说的:

教育孩子时,我与丈夫的观点也常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他主张对孩子一定要严厉,以防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然而,我主张对孩子进行宽松教育,只要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根本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毕竟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严厉,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变得不喜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

但是,当丈夫教育孩子时,我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公然反对丈夫,而是悄悄躲开那个教育的场面。但当我们夫妻独处时,我会把我的教育观点传达给丈夫,我们夫妻在私下对此达成共识,再用共同的态度去教育孩子。

这位家长的这种做法非常科学,夫妻之间存在教育观点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这种分歧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否则只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夫妻两人在私下里对教育观点达成共识,就可以避免分歧的存在。当然,如果夫妻两人实在无法达成一致,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参加家庭教育辅导班来学习,借“权威”来调整两个人的不科学观点,从而对孩子做出最有益的教育。

方法四:重视孩子的多个“第一次”——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许多孩子提供一些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回忆出这些字词。结果显示,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词,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

其实,实验结果表明的是心理学中的两种心理效应。前一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后一种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篇文章、一些数据,开始的内容比后面的内容要记得清楚得多,其实,这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这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兴奋,会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以后回顾起来比较容易。

而人的思维过程也表明,人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势”,即“先入为主”,它使得人们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着较强的记忆。例如,孩子会对第一次受表扬、第一次挨批评记忆深刻,然而对第二次、第三次却往往记得不是很清楚。

因此,“首因效应”运用在家庭教育中,就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多个“第一次”,并利用好这些“第一次”,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第一次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家长不能急于给予孩子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

有这样两个教育案例:

案例一:

小启是个听话、爱学习的孩子,但从某暑假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并且对学习也没有以前那样感兴趣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还要从他一年级的那个暑假说起。

那个暑假,小启因为贪玩而忘记了做作业。明天就要开学了,可作业一个字还没有写,小启急得直哭。小启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忙过来安慰孩子,并答应为孩子写作业。很快,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启的暑假作业在1个小时内就解决了。面对出色完成的作业,小启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然而,自从这次开始,小启经常会无缘无故就忘记做作业,并且还学会用眼泪向爸爸妈妈求救。当然,他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