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时刻降临在郑伊试用期将满的前三天。
那天,美国一所大学的校长到上海某大酒店,参加由PBC组织的一次留学说明会。每年的六月和十一月,PBC都要组织这样的例会,有时候请的是加拿大校长,有时候只请美国校长。会后,美国校长又应邀来到PBC,与那些对去美国有意、无意或一直在观望,态度摇摆不定的中国人进行座谈。
座谈会在公司的会议室举行。郑伊走进那个大房间的时候,里面已经挤了满满一屋子人。满头灰发的校长显然是那种特有演讲欲,且观众越多越亢奋的人——面对无数双为去美国而望穿秋水、望断青春的眼睛,他再也无法按捺胸中澎湃的激情,索性离开座位,一边慷慨陈辞,一边四肢并用地绕场而行。
他用自己浑厚的西方男人的嗓音,向一张张热切又迷茫的东方面孔讲述那个曾经梦般遥远的国度;他用自己悦耳的英语和动听的词汇,描述他眼中天堂般的美利坚合众国,直到身心陶醉,不能自拔。
只可惜,他今天面对的观众是矜持而含蓄的中国人,他们本性的内敛加上对他过于夸张的“表演”,他们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程度上。所以,他一直期待的热烈反应迟迟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出现。
但他仍然带着十二分的热情,一遍遍向他的观众询问同一个问题:“有什么要问的吗?来呀!咱们交流交流!”
回应他的仍然是那几个千篇一律,他已经解释过无数遍的问题。
郑伊注意到,他那蓝中带绿的北美人的眼睛里,失望在一点一滴地变浓。
吴湛也注意到了现场的冷清,于是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大家什么都可以谈嘛!不一定非要问有关留学的问题嘛!”
可他煽来煽去,人们还在重复那几个问题。
显然,校长再也找不出“慷慨激昂”的理由,于是艰难地舔舔干涩的嘴唇,不动声色地坐回到椅子上,变成一个极度符合经典形象的与会人员。座谈会似乎已经接近尾声,尽管连计划中的一半时间都没用上。
郑伊知道,该是她出手的时候了——此时不出,更待何时?今天不站起来,哪天才有机会站起来?!
于是,她站了起来。
从美国的历史谈起,她和那位校长开始了海阔天空的神聊——从令每个美国人都为之骄傲的《美国宪法》,到无数移民造就的多样文化;从自由宽容的人际交往,到富裕闲适的生活环境……当然,他们也谈到了金融风暴对美国人生活的真正影响。
校长说:“其实,这次风暴并非像中国媒体上夸张的那样,对美国的所有行业都带来了致命打击。其实每次所谓的金融危机,都是对某些行业如同瘟疫,对另外一些行业则是巨大商机。比如教育业——很多人正是因为金融危机,才选择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因为金融危机让他们有了‘心理危机’,让他们感觉,必须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才能具备更强的生存竞争力!08年,我们学校的新生注册率创造了历史纪录!”
观众里突然有人出声:“可是,由于美国人由来已久的消费习惯即提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这次危机应该‘肯定’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哈!终于有观众被“激活”了!
“噢?你那么‘肯定’?”校长哈哈大笑,“我来中国,听到最多的抱怨,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不了解或者说是误解,其实我的感受是一样的,每次我听谁说‘美国人怎么样怎么样’,就觉得特好笑——美国有上亿人口,个体性格又千差万别,怎么可以只用‘美国人’这样一个简单的单词,来概括形形色色美国人的性格?美国人跟中国人一样,有的开朗,有的忧郁,有的大方,有的害羞,有的慷慨,有的吝啬……所以,金融风暴对不同的美国人,影响也是不同的。如你所说,那些透支消费的美国人,现在就惨了,但像我这样的,花的钱永远比赚的钱少,所从事的又不是金融类的大风险行业,金融风暴不但对我的生活没有影响,反而因学校的生源增加,我的收入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