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管弦乐响起,四座顿然静了下来。一曲既罢,台上司仪宣布:“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吴宇森笑容可掬地奔向台前,先来一番中国式的打躬作揖,再施施然走上台去,在“吴宇森校友莅临访问”的紫色巨型布幡前站着,等待着雷动掌声的静止。
“想不到三十多年后,我又再登上这个舞台!那时候我在这里演过《浪子回头》,我喜欢模仿猫王,像个阿飞。我还记得演《浪子回头》时,很多女同学感动得流眼泪呢!我又演过《清宫怨》,扮李莲英。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太监,却很抢戏,连同台演出的同学也有点顾忌……”
回到母校,平日谨言慎语的吴宇森,顿时放松了下来,面对与自己隔着不知多少重代沟的学弟妹,吴宇森潜藏的幽默,都给释放了出来。
脚下这个舞台,给吴宇森带来的回忆,又岂止是戏剧?整个中小学生涯的一切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既遥远又熟悉的场景中——
团契里的好朋友,都参加了舞蹈班,土风舞、四步、探戈。对了,探戈!吴宇森的思绪,随着脑海里的探戈,回到了四十年前的某个晚上——
那个晚上,他一如往常地用水把头发弄湿,再拿起梳子把额前的波浪卷出来。平底锅反过来,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他还记得妈妈望着他没好气地笑:“又扮猫王了?傻孩子,怎么扮也不像的了!”
披起飞机恤他便走出了家门。
学校的礼堂里,早已聚集了十来对等着他的少男少女。舞台上的他一手挽着舞伴的纤腰,轻轻一转,就把女孩的圆桌裙子转出一朵莲花来,直把台下的学舞者看傻了眼。这段授舞的往事,后来就成了《喋血街头》的情节。
教会学校的培育与团契生活的熏陶,令吴宇森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其后吴宇森在他的电影作品中乐此不疲地一再沿用的教堂与白鸽,与他的成长历程关系至深。
“很多影评人问,为什么我的电影中有那么多白鸽和教堂?我说那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和平与圣洁,还有博爱。我在徙置区长大,家庭环境很差,加上我从小就很内向、很孤独,总感到没有人了解我、明白我。我常有种迷惘的感觉,不知道前路应怎么走,日子过得很灰暗的。但每当回到学校、回到教会,我就感觉很温暖。每遇到不快乐的事,或者被人欺负,我就回来,安全感也就跟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