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多个人的世界(7)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对此提供一个解释。尽管跨国汽车公司在各个零部件制造方面的技术和能力比中国厂商强,但是在某些零件的制造上,中国厂商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跨国汽车公司就最好把那些中国厂商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外包给中国厂商来制造,然后它们就关注自己更具比较优势的项目。这样对它们本身是有利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跨国公司的业务大体分作“技术”和“制造”两类,就会发现,即使跨国公司在技术和制造两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其比较优势往往在“技术”方面:它从事“技术”的机会成本比从事“制造”的机会成本要低得多。而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资源投入到技术上的产出也比较低,这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往往集中在“制造”而不是“技术”上。这种比较优势格局,导致了发达国家专注于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专注于制造的国际分工体系。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比较优势格局的变迁,国际分工体系也会产生变化。比如,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便导致了一些低端的制造业向越南等其他国家转移。

不必事必躬亲

比较优势原理对我们的生活也有良好的启示:不必事必躬亲。

在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诲中,有一条就是“自己动手,衣食丰足”,强调我们自己亲手去做每一件事。在报上看到歌颂某某领导,也常常会说他事必躬亲,亲自慰问下岗职工,亲自参加植树造林,亲自解决某个问题……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人没有必要事必躬亲;若善于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与他人分工合作,则大家的情况都会更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家庭内的分工。通常我们看到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格局,这正是因为男性在市场生产方面更具比较优势,而女性在家庭生产方面更具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并不需要以男性家庭生产能力低于女性为条件,只要男性在获得市场收入方面远高于女性,就可能形成这样的比较优势格局。即使比尔·盖茨是全世界最善于做家务劳动的男人,而他老婆是做家务最糟糕的女人,他们的分工格局也应该是他老婆负责看孩子做家务,因为比尔·盖茨从事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读者愿意的话,还可以找到不少的例子。比如一个教授在写论文和查资料方面都强于他的学生(即两方面他都有绝对优势),但他仍会把查资料的任务派给学生。这是因为他可以专门做研究写论文(此方面他具有比较优势,学生在查资料方面有比较优势)。我们也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为什么一个即便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领导不必事事关心,而应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宏观决策等问题上;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良好的组织总是那种能够使其成员各行其是的组织。甚至,“好钢用在刀刃上”这种朴素的观念,也可从比较优势理论得到解释。当然,最重要的在于,比较优势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依据。

色诺芬论分工

比较优势与分工合作的思想或许可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色诺芬。他的著作涉及大量领域,其中一些涉及了经济问题,比如劳动分工、管理、财富的性质。他曾写过一本教育王子的《经济论》(Oeconomicus,我们称为Economics的现代“经济学”,来源于此),其书中对国王的精美食物进行了评论,因为这些食物都是由专家制作的。然后,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从物品质量强调了劳动分工的优势。他说:“一个人什么都做,而且想什么都做得好,这是不可能的。显然,只有在一个小的领域里劳动的人,才能做得最好。”针对分工受市场限制,他又写道:“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椅子、门、犁、桌子,有时还要造房子,若他能够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顾,他就很满意了……但在大城市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许多买家,只从事一种行业,更为经常的甚至不必从事整个一个行业的工作就足以维持生活”(第8卷第2节)。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1卷,第12章,第3节)引用了色诺芬这段论述,并因为色诺芬的思想在前而认为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没有做出任何新的贡献(同上第5节)。【参见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1013页,第4卷,1996)。】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