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社会契约思想(4)

(1) 史密斯会供认,或者不供认。

(2) 先假设史密斯供认。那么,如果你供认,你将被判五年监禁,而如果你不供认,你将被判十年监禁。因此,如果他供认,你也供认,你的境况会更好。

(3) 另一方面,假设史密斯不供认。那么,你将处于这种状况:如果你供认,你将会获得自由,而如果你不供认,你将在监狱里待一年。显然,即使史密斯不供认,如果你供认了,你的境况仍然会更好。

(4) 因此,你必须供认。无论史密斯怎样做,这都会使你尽快地从监狱出去。

到此为止,一切都好。但是,这里有一个陷阱。别忘了,史密斯也得到了同样的方案。如果他不傻,他也会从同样的推理中得出他应该供认的结论。这样,结果是你们俩都供认,而这意味着你们俩都被判五年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俩都采取相反的策略,你们每个人在一年之后就能出去。这就是陷阱。理性地追求你们自己的利益,你们俩的结果,都比如果你们俩都以不同的方式行事的状况要糟。这就使囚徒困境成为困境。这是一个似非而是的情境:如果你和史密斯同时不按照你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来行事,你们的俩的处境都会更好。

假设你能与史密斯交流,在那种情形下,你可能会和他达成妥协,你们会同意你们俩都不供认。然后,你们俩都被关押一年。通过合作,你们俩的状况都比各自孤立地行动要好。合作将不会达到你们俩任何一个人的最佳结果——立即释放——但它会使你们俩都比你们不合作得到的结果更好。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和史密斯之间的协议是有约束力的,如果他违约并且供认,而你履行协议,那么,你最终将服最长的十年刑期而他将获得自由。因此,为了你们理性地分享这一协议,你需要确信他将保持他的目标不变。只有有约束力的约定才能提供这一困境的出路。

道德作为囚徒困境类型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囚徒困境不只是一个聪明的谜题,虽然我们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所列举这一类型的问题却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下列两个条件出现的时候,类似囚徒困境的问题就会发生:

1. 人们的利益不只受自己做什么影响,而且也受其他人做什么影响。

2. 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其结果将会比他们每个人都不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更糟。

这种状况的出现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例如,试想,在两个一般的生存策略中间进行选择。你可以仅仅追求自己的利益——在任何情况下,你可以做任何有利于自

己的事,而不考虑其他人可能受到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把这称为“自我地行为”。相反,你也可以像关心你自己的福利一样关心其他人的福利,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且有时为了有利于他人的利益而忽略自己的利益。让我们称这种策略为“仁慈地行为”。

但是,不仅你要决定如何生存,其他人也不得不选择他们要采纳的策略。这里有四种可能性。(a)你可能是一个自我主义者而其他人是仁慈的人;(b) 其他人是自我主义者而你是一个仁慈的人;(c) 每人都可能是自我主义者;(d) 每个人都可能是仁慈的人。在每一种情况下,你的状况如何?纯粹从推进你个人福利的观点看,你可以评价如下可能性:

● 在你是一个自我主义者而其他人是仁慈的人的情况下,你的境况最好。你会得到其他人的慷慨而带来的利益,却不必回报他们的恩惠。(在这种情况下,用选择理论的术语来说,你会是一个“搭便车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