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像巴菲特一样成功(3)

怎样培养领导才能呢?哦,我敢说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远远不是——所以说,我打算讲一讲自己的个人经历,告诉你们我是怎样做的。对我来说,领导力的培养最初起源于我的父亲,菲利普·费雪(PhilipFisher)。我父亲非常聪明,但是他患上了一种当时无法确诊、但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的亚斯伯格症(Asperger’sSyndrome)——这是一种类似于孤独症的病症,常常被称为“怪人症”,因为患者的行为通常看上去很“怪异”。亚斯伯格症的患者智商都很高,他们常常拥有较高的数学、文学和写作才能,但是对社交一窍不通。典型的症状是患者的身体比较紧张,长时间在地上踱步,或者是不能抑制地用手指不停敲打物品。他们几乎没有能力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是罹患亚斯伯格症的典型症状。我父亲就是这样。他能说出世界上最残忍的话语,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残忍的人。他只是不知道你会对他的话做出怎样的反应——他就像是存在于一个没有任何情感的真空世界里。

与绝大多数亚斯伯格症患者一样,我父亲大多数时间是在一个人孤独地思考问题。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只是他自己感觉不到。他可以独自一个人坐着思考好几个小时。不过,他愿意把他的时间分出一点与我共度。也许他是世界上最擅长在孩子床边讲故事的爸爸。每天晚上,他都会给我讲世界上最奇妙的故事,直到我坠入梦乡。他讲述的那些故事里面有一个个形象鲜明的男主角——他们是超级英雄,天生的领导者。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故事能给我带来哪些帮助,也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讲给我听。

父亲是一位独立执业的投资咨询师(参见第5章),一个人!他是一位令人赞叹不已的专业分析师,专门研究企业经理人和首席执行官们的决策与行动。他只研究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感情世界所知甚少。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站在旁边看父亲与这些人打交道的场景。当谈话开始向感觉和情感方面转移时,我父亲总是能把它拉回到行动上。他这样做是正确的。在过去的40年间,我们整个社会对情感的关注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伯尔尼斯心理学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情感是随行为而变化的,为什么不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某种行为模式可以触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不管你怎么做,不改变行为模式,只调整个人情感的做法肯定是徒劳无功的。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情感趋向。早期的动机派学者——例如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和拿破仑·希尔(NapoleonHill)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