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与荒诞的生铁轶事(2)

泰勒说,这个故事起源于1899年的春天,当时,伯利恒钢铁公司手头上的“猪”太多了。这家公司拥有6千名员工、5台鼓风炉以及一家在费城中部理海河延绵起伏的河堤上,延伸了1/4英里的机械工厂。它是美国经济中的一家巨型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生产了数千吨未加工过的“生铁”。之所以称之为“猪”,是因为这些重92磅的长方形生铁条的两端的表面刻有V形痕,在一些人看来,好像和猪的模样有几分相似。在被称做“农场”的工厂的上方有一小块土地,上面堆放着8万吨的货物,或者说大约2百万头“猪”,这些都是前几年铁价低迷时积累下来的。如今,在前一年秋天短暂而辉煌的美西战争引发的需求的刺激下,生铁的价格高涨。这些生铁条即将被装到铁路货车上,发往市场。

由75人组成的一个工组负责将生铁装到货车上,泰勒对他的听众说道。这是一种极其费力,会让人浑身出汗,而且看起来非常愚钝的工作:工人从地面上的生铁堆中举起重达92磅的生铁条,上斜坡,把它堆放在火车厢内,喘着气走下斜坡,每天这样的过程要重复数百遍。但泰勒认为,这是一门有待发现的科学。就这样,他构想出了一个或许可以被视为宣告现代管理科学诞生的问题: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能够向车上装载多少吨生铁条?

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总部,他仔细查阅了公司的账簿,然后计算出工组中每个人每天的装载生铁量为12吨半。这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最佳工作量吗?泰勒一边说,一边摇了摇头。那时,一般人或许只是问一下工头他们是否可以做更多,要么,或许会基于直觉或“工厂传统”作出某种大致的估计。这样,这个问题可能就“凭经验”解决了。泰勒说,要从处理生铁的过程中提炼一门科学,第一步就是用基于定量观察和受控试验的精确分析,代替凭直觉办事这种蛮不讲理的做法。

泰勒管理新思维的核心在于,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不管有多么卑微,都可以通过缜密的分析加以改良。他说他一直以来的目标是找出“一种最佳方式”完成既定任务。在未曾被运用过的领域运用数学,是他所有著作的一个鲜明特征。他管理新哲学的精髓可以被浓缩至这样一条准则:更聪明地,而非更辛苦地工作。

泰勒对定量分析的推广隐含着管理焦点的一项基础性改变,即从记账转向问责。正如经理人自此之后所领会的,分析的中心目的在于能够理解并控制绩效。至少与泰勒赖以成名的工时与动作(time-and-motion)研究同样有用的是,泰勒为了将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剖析至其最低端的产品,而创建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方法。资本预算、财务控制、利润分析以及现代管理信息体系中许多令人惊奇的分析方法,都可以追溯至泰勒所作的种种实践。“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可能管理它”,他是这句理应被视为管理咨询首要箴言的最初提倡者。

 面临管理生铁业务这一挑战,泰勒召集了一队被他称做“大学生”的助理,并为他们配备了特别订制的十进位秒表,然后将他们派往“农场”,从事针对生铁搬运的试验。他们的任务是测定一个工作日究竟可以装载多少生铁。很快,科学便带着精确的答案回归了。分析显示,在恰当的监督下,一个工人每天可以装载的生铁量为47吨半,他承认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几乎是实际工作量的4倍,但是在科学面前无需争辩(顺便提一句,对助手们使用何种方法得出这个数据这一问题,不管是在关于其家中谈话的书籍还是手抄稿中,泰勒都没有提供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很明显,对于这个删节,他的听众们并没有表示出太多的关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