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什么时候优于强制力

既然强制力起不到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令头脑平和冷静下来呢?

一切的秘诀就在于不要迷失。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婴儿在那里研究自己的手,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件不可思议造物的探索之中?他的注意力可以毫不费力地保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的大脑具有维持、警觉和引起注意的神经机制。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它呢?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让自己不断地把注意力投入到某样事物上。在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被用来作为集中注意、稳定思绪的目标物,比如一团微弱闪烁的蜡烛火焰或者脑中重复默念“嗡”的声音。研究发现,通过有意地关注某个事物的方式可以稳定我们的思绪,激活大脑网络中注意选择对象的区域,并且抑制其他竞争性的注意需求,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任何强制的。它就像是大脑“照亮”了那些被选择的物体的同时,使不被选择的物体“变暗”了。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基本的神经过程以及这些大脑和思维的本能倾向,我们需要做一点努力——但这是一种温和的努力。我们把注意的聚光灯打到所选择的物体上,每当这个物体要慢慢淡去的时候,就反复地再用注意的聚光灯照射它。这种稳定思维的方法和目标导向的方式不同,它不是把某种思想强行灌入脑中,也不是把其他思想驱赶出来,更不是为糟糕的想法和情绪设置一道围墙。它是一种优雅而温和的努力,指向思维模式的转变,让我们能够拥有好奇心、兴趣和探索周围的意向。正如第3章中谈到过的,它是一种对大脑能力的开发,让我们更加接近情境而不是回避情境。

传统上,我们常常把开发头脑的稳定情绪的能力比喻成处理一杯泥水。如果你不断搅拌这杯水,那么它永远都是浑浊的。但是如果你耐心地等待,那么泥土最终会沉到杯底,留下干净纯洁的水浮在上面。同样地,如果我们试图稳定、控制思维,那么只能把事情搅乱,让一切变得更加浑浊。但是如果我们让大脑专注于某件事情,那么或许可以摆脱上述的思维模式。当我们有意识地放弃控制事物的努力,头脑就会自动地安静下来,留给我们更加冷静而澄明的空间。

 因此,选择作为注意焦点的客体就非常重要了。这个客体不应该有情绪上的负荷或者智力上的兴趣,否则就会打断思维稳定的过程。自古以来,呼吸一直是用于注意的比较方便的客体。我们可以随着吸气和呼吸,把意志尽量灌注于持续变化的物理感觉之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