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是一种治疗方式(6)

不要总是追问自己

当抑郁心境激活了负性思维,让我们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会希望立刻摆脱掉这种情绪。但这时更大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好像不仅仅是此时此刻做得不好,而是整个人生都出了问题。我们像蹲在监狱里的囚犯,妄图找到逃脱的方法。

然而,这种试图通过找出自身问题来处理情绪的方式本身才是真正的问题。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为什么总是不知所措?在我们还不明白所以然的时候,会强迫性地一遍又一遍地质问自己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或者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所有的力量都用来对付这些问题,而我们所仰仗的本领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技术。

不幸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技术恐怕是一个错误的工具,它无法应付这项工作。

每个人无疑都为自己利用批判性分析思维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这是人类进化历史中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之一,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彻底摆脱了困境。所以,当我们发现内部的情感生活发生了问题时,大脑很自然地就会快速地启动在外部世界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了认真分析、问题解决、判断和比较,它主要致力于缩短实际的问题空间和理想的问题空间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把它称为思维的行动模式(doingmodeofmind)。这是一种当我们听到什么就会立刻做出反应的模式。

之所以采用行动模式是因为它既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情境中实现目标,也能够解决很多与技术相关的工作难题。想象一下你每天在城里面开车的行为。为了完成某次出行,行动模式为我们设立了目前所在地点(家里)和计划前往地点(体育场)这两个概念。然后,它自动地聚焦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匹配,发动一些行为来缩小它们之间的差异(坐上车并驾驶)。接着,它继续监控着概念差异的变化,检查当前的行为是否达到了缩短“出行距离”的目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它还会做出一些调整来确保概念之间的差异是在不断缩小而不是持续增加。它反复进行着上述的过程。最终,概念之间的差异消失,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目标被实现,于是行动模式就准备迎接下一个任务了。

这种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达成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普通方法:如果我们希望某件事情发生,那么就去致力于缩小现实概念和理想概念之间的差异。如果我们不希望某件事情发生,那么就去增加现实概念和想要回避的概念之间的差异。这种思维的行动模式不仅仅帮助我们管理日常的生活琐事,而且也使得人类在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从金字塔的建造,到现代摩天大楼的工程技术,再到人类登上月球。所有这些成就都需要某种精致而简洁的问题解决模式。因而,当我们想要改造自己的内部世界——改变自己以获得快乐,摆脱烦恼的时候,我们自然也会想到这种思维策略。但不幸的是,事情正是从这里开始错得离谱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