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心理学

作者:朵渔  

昨天参加了当地媒体组织的一个活动,为短信大赛的获奖者颁奖。“颁奖”这件事非常腐朽,总和首长、领导、德高望重、权威这些让人不愉快的词汇连在一起,我一般是拒绝参加的。但短信大赛不同,它本身是搞笑的、活泼的、不严肃的,这样的颁奖也应该是随随便便打打闹闹的。  

这次颁奖果然是随意的,没有主席台,也没有主席,只是小范围的、青年的,这里且按下不表。在回来的路上我就琢磨:“短信”的确是个有趣的东西。我在两年前就接触短信了,但只会收不会发,收到最多的短信就是类似于“大哥,要发票吗?”之类的东西。至今依然如此。我没有于时俱进的精神,我的手机还是五年前买的,就是一砖头可以拍死人的那种。后来看电视上周杰伦发短信连脚丫子都用出毛病来了,年轻人见面先要问候一句“今天你发了吗?”,然后再探讨一下各自的手机功能和最新的短信,就觉得自己真是老了。手机催人老呀。  

短信是属于年青人的。现在15~25岁之间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生日礼物可以不要蛋糕,情人节可以不要玫瑰,考双百也可以不要文具,要手机。但手机的使用率并不高,比如十几岁的学生,有何用?用也用不起,资费太高。于是手机的功能开始偏离,成了身体的点缀,话题的点缀,然后再回过头来变着花样点缀手机,更换手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时短信的出现真是太天才了,它不但救活了几个门户网站,更让交流变得徒然丰富。便宜,随意,潮流所向,在时尚和商业的互动之下,这种“拇指文化”不泛滥才怪。  短信是“信”,因此它是文字的,有时它还是现成的,制成品,只需拿来用就可以了。比如一个黄段子,你当面讲给一个女同学听,不但需要勇气,还要冒一定的道德风险,当心被骂成流氓。如果一个短信发过去,你看我只是一个传播者,我的本意并不是要给你讲这个段子,而是别人发过来的,现成的,转手发给你随便看看的,别生气呀。她多半不会生气。  

短信交流,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人是在背后的,没有走到前面来,不是面对面的。电话交流其实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它直接,即时,现场。短信不同,发过去了,就是石沉大海,很长时间才会溅起水花。因此,很多说不出口的话,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比如那些非常腻的祝福,我们中国人很难非常自如地说出口;还有道歉,用现成的短信发过去,表达了意思,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我的一个朋友,追女孩的成功率一度非常高,他告诉我,他就充分运用了手机短信功能。发短信吗,话说过火一点也无所谓。“我爱你。”“鬼才相信。”“真的…………………………”“我们今晚同居吧。”“不行。”“我就在你楼下。”半天的等待。“那你就上来吧,别总在楼下了。”成了。文字可以给对方一个缓冲的余地,如果女孩有了反应,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可以有下文。  

短信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推动了一个产业,是一个大产业链上的一环,本身并不具备价值。短信的民间性和匿名性也决定了这一点。就像前几年流行的“脑筋急转弯”,那些题同样是没有价值的,逗你一乐而已,别当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