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1)

菲利普斯曲线

在今天,对于老百姓的生活而言,有两件事恐怕是最值得关心的了。一是物价会有什么变化,其中最为关心的是物价是不是上涨了;二是孩子毕业了,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其中最怕的就是失业。这两个问题以经济学的眼光看,第一个与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关系,而第二个则属于失业范畴。其实,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最先对此做出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他于1958年在《1861 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图1-1)。

图1-1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一般说来,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相反,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最初,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后来,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从而使得菲利普斯曲线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曲线图中,SPC1和SPC2为不同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LPC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则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它说明,在长期中,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交替关系。

在今天,失业是各个国家所必须面对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会对国家政治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在讨论民众生活的好坏时,有一个“痛苦指数”的概念,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痛苦指数越高,则意味着经济越困难,人民生活越痛苦。如果与痛苦指数有关的两项指标都上升,则称之为“最坏的痛苦指数”。就美国的历史看,严重的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曾经使许多风云人物惜别政坛。比如在1976年,痛苦指数为13.5%,这直接导致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在竞选连任中惨遭失败;1980年,痛苦指数为19.4%,使卡特在竞选连任中名落孙山;1984年,痛苦指数为10%左右,其中通货膨胀指数为3%左右,失业率为7%左右,痛苦指数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结果里根在竞选连任中轻易取胜。为此,甚至有“里根经济学”一称,即指里根在大选年中,采用限制通货膨胀、使失业率不断有所下降的政策。虽然从经济学家的眼光看,其长期效果尚待考证,但由于在大选年里,痛苦指数保持在了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为里根赢得了广大选民的好感,赢得了总统竞选。

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对于经济和政治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经济学家们历来都很重视对其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菲利普斯曲线也产生了三种表达方式,但其原理都基本上是一致的。

最早的一种即是在1958年,由菲利普斯本人所提出。当时,他的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 工资”菲利普斯曲线。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也就是说,在一轮短期的经济周期里,在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时,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反之,在经济呈现下降趋势时,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