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藏象之说与西医的解剖学

《黄帝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

——恽铁樵

西医传入中土,中医遭受的首要冲击,就来自解剖学。其实,中医和西医是“一套脏腑,各自表述”。

中医和西医的一些名词,字面相同,指代却不同。中医说一个人“肾亏”,并不等于其“肾脏”出了毛病,说某个人有“肝病”,也不一定就是说他有“肝脏病”。中医所说的肝、肾、心、脾、肺,不单纯是西医解剖学概念中的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而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中医和西医的两套理论,各自独立,自成体系。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拿西医的逻辑来否定中医的合理性。

“藏”(音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唐代王冰注解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这就是说,脏腑虽居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有征象表现于外,可以被察知。比如,肺藏于体内,是脏;而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咳嗽、气喘则是其病理现象。可以说,呼吸、咳嗽和气喘,都是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也就是肺的藏象。

传统的五脏六腑,源自中国先秦至汉代时占主导地位的“天六地五”学说。当时人被认为是天地阴阳相合的产物,人的五脏应地之五行,六腑应天之六气。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根据人体内脏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将它们划分为三类: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对人体内脏活动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解剖学的发展。中国的解剖起源很早,在《黄帝内经》里脏腑的形态、大小、位置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记载了很多解剖知识。

1972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其完备的防腐技术,使尸体经过两千多年后,尸身依旧有润泽且柔软。这显示当时已有完善的解剖技术,且具有进行人体解剖所需的有效的防腐措施。

《黄帝内经》对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是在人体与外在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观点指导下,通过长时期的医疗实践,对活着的人体进行观察研究,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加以论证的。因此,藏象学说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虽有接近之处,却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的解剖生理知识来说明它。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