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名家十五讲(49)

第三,尊老。儒家的孝不限于父子关系,还适用于家族亲戚之间。如 《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 悌”,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自汉 代以来,儒家的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 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人们奉行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孝 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

在儒家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称得上是“孝”。以这种标准 来衡量今天的“孝子”,恐怕有很多人就很难名副其实了。一些在古人看来 是孝敬父母的起码要求和必备礼节,在现代许多年轻人眼中无异于“天方夜 谭”。实地访谈的结果表明,要使儿女总是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即“愉色 婉容”,已经很难做到了。至于子女偶尔不高兴向父母发点脾气,在一些家 庭中已成为“家常便饭”。而这些老人却只是默默忍受了,总觉得比起那些 “不肖”子孙而言,自己的儿女已经做得不错了。

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子女的孝亲观念尚且如此,一般社会大众、特别

是农村子女对待老人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对这一点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调

查,但翻开反映农村生活的报刊,亲生儿女(儿媳)打爹骂娘、遗弃侮辱父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讲

母、视父母为包袱或保姆等事例随处可见,许多老人凄凉悲苦的生活活生生 地展现在眼前,令人目不忍睹。这与中国儒家伦理历来倡导的养亲、尊亲、 敬老的传统美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人上千年的孝亲观念的衰退

其一,对传统孝道的猛烈批判,忽视了传统孝亲观念中的合理成分。中 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的十年“文革”期 间,孝道连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人们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 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弊端与危害。不可否认,传统孝亲观念是在重视阅历和经 验的农耕社会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受 到宗法等级制度的深刻影响,“孝”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宗法等级 色彩,有许多愚忠愚孝的内容和阻碍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如“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孝有三,无后 为大”、“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但是,应当明确的是, 这些消极的因素并不能代表儒家孝道思想的主流。同时,对儒家经典中的某 些论述,也不能作断章取义的曲解。由于一些人对传统孝道良莠不分的批 判,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当代社会产生了不良后果。

其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淡化了子女养亲敬亲的义务感。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一些人的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急剧膨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例如有些人受到 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老人只有消费,没有生产,是一种累赘、一种负担, 敬老观念日渐淡薄,甚至骨肉至亲也不喜欢家中有随时需要照顾的老人同 住。只有极少数需要老妈妈帮忙看家、煮饭、洗衣服、带孩子的,才愿意与 老人同住。再就是父母本身有钱,不构成子女的负担,儿女才乐意与他们同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住,亲自奉养。这些人心中只有自我,或放大了的自我,即妻子与儿女,没 有父母,不尽人子之责,不赡养扶助父母,甚至歧视、虐待父母。这不但破 坏了家庭的友爱和睦,给父母在经济上造成极大困难,在精神上造成极大痛 苦,而且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敬老传统。就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 中把儒家的“必养且敬”的孝子标准简化为“必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 是,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打爹骂娘、不顾父母之养等“大逆不道”的现象 时,那些尚能赡养父母的人就成为了“孝子”。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能够受 到子女赡养照顾的老人们那种“知足常乐”的心情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