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名家十五讲(6)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孝的文化”,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 认识,就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简单化。梁漱溟进一步将“孝”列为中国文化 的特征, 将民族文化认同的“孝”看做中国文化之“根荄所在”,坚持“说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一、孝文化: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

在中国历史上,孝道始终都被看做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标 准。“二十四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汉文帝刘恒以他开创“文景之 治”的清明政绩名垂青史,又以仁爱孝顺的德行名闻天下。他的母亲薄太 后卧病三年,他在病榻前侍奉三年,常常夜不能寐,衣不解带,不敢丝毫 倦怠,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曾参以孝著称, 他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世称“曾子”,后世尊 称为“宗圣”。“二十四孝”中“啮指心痛”讲的就是曾子的故事。曾子对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上山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样招待,着急 中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感应到母亲的呼唤而觉心痛,便背着柴迅速回家, 对客人以礼相待。曾参的孝与修身齐家的《大学》思想完全吻合,相得益 彰。其他的还有虞舜孝感动天、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等,这些故 事世代相传,成为人们实践孝道的典范。因此,亲情和对父母亲的孝敬之 心非常重要,对父母亲不孝而能忠贞报国者,一定是没有的。

孔子考察人的重要方法,是看其是否实行孝道并具有真切的孝心,这不 仅是仁心淳厚,更是礼的不可割裂的部分。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学生中他最喜欢的是颜回。颜回之可 爱不仅仅是“一箪食、一瓢饮”,更在于他听道闻道时“如愚”,好学而志 于道。他默默吸收老师的思想并躬身实践。后来颜回英年早逝,围绕怎样安 葬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 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 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 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 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 也。’”这表现出孔子“礼”大于“情”的节度,和坚持不偏不倚的中庸之 道的精神。

而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大概是宰予。因为宰予正好与颜回的敦厚木讷相 反,伶牙俐齿,充满了话语机锋,经常向孔子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有一次 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 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出。子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讲

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 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认为,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 年,以孝道作为爱的回报。而宰予则认为“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乐,乐必崩”,守丧会导致礼坏乐崩,因此认为“一年之丧”即守孝一年就 足够了。宰予走后,孔子感叹说:“予不仁也。”孔子批评学生不孝为“不 仁不义”,当是颇为严厉的,可见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

又有一次,宰予向孔子提出一个两难问题:“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 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 不可罔也。”宰予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如果告知仁者,有一个人掉进井里了, 他是否应该跳下去救呢?跳下去会死,而不下去就是见死不救。孔子想,宰予 怎么会提出这种不可能的问题呢?只好应答说:“为何会这样呢?可以诱骗仁 者去看,但不能陷害他入井;他可以被欺骗,但不会因受骗而糊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