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区分权威与职权(1)

第二章 基础篇:让员工从内心尊重你

“原来他是我的上司,所以即使他讲了些没道理的话,也都没办法,只好忍耐下来了。现在,他要调走了,真是太好了,以后对他的那些话可以不予理睬了!

你有自信自己不会得到员工如此的评价吗?

“他不仅是我的领导,还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即使我或者他离开了公司,当我有所成就时,我依然会觉得不负他的培养。”

你认为你可以让员工如此敬佩吗?

我们希望员工不单单是执行你指令的服从者,更是发自内心的追随者,如此,你才能拥有一支能派上用场的队伍。

区分权威与职权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小故事:

一只山羊爬上一个农家的高屋顶上,下面有只狼走过。山羊以自己处在高位,野狼也拿它没有办法,便骂道:“你这傻狼、笨狼。”狼于是停下来说:“你这胆小鬼,骂我的并不是你,而是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啊。”

你或许已经明白这则寓言的寓意,用这只掩耳盗铃的羊来寓意聪明的管理者们或许会让你感到有些不快,不过我在这里不是要借此寓言讽刺那些身居要职的管理者们,而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你的职位不等于你已经具有可以指挥别人的权威。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管理能量即管理者权威的源泉来自于职权(a)、势力(p)和影响力(i) 。

(1)职权。职权是指因职位而带来的制定决策的权力,即“是”和“否”的权力,这是正式的权力。

(2)势力。势力是指进行奖惩的能力。工作中如果某人通过拒绝而不合作的话语就可以阻碍进程,那么他就拥有势力。

(3)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不用求诸于职权或势力就能让人行动,即说服别人按照自己所想而行动的能力。

图2?1企业CAPI

企业CAPI如图2?1所示。

你的权威,也就是你所拥有的绝对的控制力,不单单来自于你的职权,它是职权、势力和影响力的总和。

我们下面就看一下职权与权威的区别。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定义,所谓职权,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另外一个人行为之上的能力,即一种强制力。而权威的力量则是来自人们发自内心的自愿服从。如果人们认识到应当遵循权威的意愿去行事,就没有必要对其施加强制性措施。一般情况下,社会秩序是靠人们自动服从才得以维持的,因为对人们每一个行动都采取强制性的权力措施是绝对不可能的。当某一事件需要动用强制性的权力才能解决时,这已是不得已的、最后的办法了。卢梭有言:“除非把权力变成法律、把强制变成义务,否则最强者也无法进行统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现实企业中仍有不少领导并非靠“实力”,而是靠“头衔”来工作。最好的证据是:某位领导“在位”时,经常可以听到员工奉承的话,但当他即将退休时,却发现员工们一反常态,不再听指挥了。如果你有机会目睹这样的“世态炎凉”的话,就应该明白,在其位并不意味着拥有了你自认为的权威。

“原来他是我的上司,即使他讲了些没道理的话,也都没办法,只能忍耐。现在,他要调走了,真是太好了,以后对他那些话可以不予理睬了!”“他已经辞职不干了?好呀!这下没什么好生气的了。”如果你听到员工如此评价他的上级,那么你应该警醒一下,有了职权便喜极忘形的领导们,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了不使你的员工在背后如此说你,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靠“头衔”工作,而是用你的权威征服下属。

有一个案例,某公司总经理向其下属科长发出命令,要增建一个办公室,必须马上设计出图案。于是这个科长就和他的下属一起拼命工作,他们牺牲了一整个星期天,终于赶出来了一张详细的设计图。星期一早上正准备上交给总经理,没想到总经理却对科长说:“这件事,你不必说了,因为星期六我自己试着做了一下,竟一下子做成了,我感觉挺不错,所以你的设计图就不必再交了,按我这个图实施好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