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译后记

1899年,作为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12岁女孩,学习的是钢琴,缝纫,礼仪这些陶冶情操的课程,为了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做准备,为了以后穿上束腹做准备,为了隐没自我在做准备。卡波妮娅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可是跟成千上万心甘情愿走上这样一条人生道路的女孩不同的是,她发现了自己。她是如此的喜爱科学,喜欢观察,喜欢阅读。但这一切都和当时对女性的要求截然相反,那时候的淑女,应该像书中的古德克小姐一样,看到埋葬虫就立刻逃走;应该像卡波妮娅的好朋友卢拉一样,最精湛的技艺是缝纫;应该像她的妈妈一样,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家庭。

还好1900年要到来了,这一年里,电话通到了她们家门口,汽车也来到了展览会上,最重要的,是她跟她爷爷的科学发现也获得了承认――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物种。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时不时的惊叹作家的一支妙笔,翻译过不少童书作品了,但是这一本书非常特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整本书对科学的渴求和追寻。书的每一章开头,都是一段科学导语,书中知识和科学的力量都穿插其中。在整个黑暗蒙昧的大环境里,科学就像一缕光明,点亮卡波妮娅的人生。除此以外,作者的文笔干净,澄澈,又美妙。例如第一章里,女主人公挣脱束缚,来到自己的秘密花园休息的时候,就是这样描写的“……我脱下裙子,潜入水中,我的衬衣在我背后随着轻柔的水流摆动不已,凉爽的河水包围着我。我就是一抹河流云朵,在水涡里轻转。我抬头望着高高在上的蛛蛛薄囊,它们悬挂在高大茂密俯身倾向河流的橡树上。蜘蛛好似我的镜像,它们带着自制的气囊漂浮在苍白青绿的天空之中……”又有很多绝妙的比喻,在她哥哥爱上其他女性的时候,她把对她哥哥的争夺比喻成一场战争“起先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后来,我给自己下了命令。我的武器已经整装待发,勘察了地形,瞄准了目标。我及时的预见了战争的出现。我是万里长城。我是他的庇护所!”

当然,最让人称许的,则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作家写活了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期向往科学的女孩子的12岁,寻找自我的痛苦和挣扎,找到自我的坚定和力量。

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恰逢我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过程。我的女儿虽然出生在21世纪初,距离卡波妮娅的时代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了,科学进步了许多,但是人类的蒙昧一如既往,对女性的歧视若隐若现。我希望,她也能跟卡波妮娅一样,不被偏见和歧视影响,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追寻自己生存的意义,温柔而又坚定的走下去。

艾斯苔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