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的记忆

这是无数个关于中国票证经济的叙事版本之一:“1950年,新中国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一直到1993年,粮票、布票等票证才正式离开中国历史舞台。”

事实上,不少人对于票证的记忆很灰色却很美好。因为匮乏,吃到一根奶油冰棍就可以幸福上几天,看一场电影,会一遍遍回味其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会为其中妖艳的女特务性奋不已。而今天,究竟有几餐饭值得回味?传媒人龚晓跃说过一句很牛的话,叫“找对的人,吃对的饭”。这个口号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实在很难做到。以前听人民大学周孝正先生讲他们正在进行的幸福指数研究,我心里面就一直在怀疑,如果真用这个标准来理解人类社会,是不是与我们接壤的东边那个国家排名世界第一?因为他们嘴里反复念叨着,全世界人民都在羡慕我们……

羡慕我们的话中国人不会陌生,多少年前我们也用自己的嘴唇反复吟咏过,所以今天听到,会有说不出的复杂情感,亲切、含泪、侥幸、厌恶……这其实是我们对待自己过去成长的一种复杂体验。

改变是从摆脱票证开始的。1978年广东省芳村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以农产品价格作为改革传统价格体制的突破口,率先在全国有计划地放开价格。1985年以后,广东放开鱼、肉、菜等重要副食品价格的同时,放开了大量工业消费品价格,在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到1987年,广东省除粮、油等六个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已全部放开。1992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取消粮簿粮票,这是广东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虽然已经失去票证几十年,事实上,今天在广州,那些票证并不难看到,它们被小心翼翼地包装好,收集成册,成为收藏,据说会随着时间继续流逝而身价倍增。这些收藏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已经很难确认,因为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票证的艺术审美价值实在算不上高,又没有什么防伪措施,今天纸币造假尚且难以分辨,何况这些粗劣的票据?不过,这些收藏背后涌动的国人情绪更值得关注:怀旧以及对财富的追求与狂热。

只是,我们摆脱了这些票证,让它们成为今天的一种装饰,我们就真的摆脱匮乏了吗?

国人关于匮乏体验其实一直延续到今天:贪吃,贪婪,奢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迅速从需要粮票的人民成为了穿普拉达的人民,人们疯狂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和土地上面的建筑——虽然只有仅仅七十年的使用权。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些,其实都是关于那个短缺时代的阴影在今天的投射。

还有,票证并不仅仅意味着匮乏,它还象征着一种无所不能的公权力对每个社会个体成员的管理、控制,这些成员被置换成一组数字,票证意味着公权力对于该个体欲望的许可,许可吃、许可穿、许可生育、许可有限度地在属于你的国土上自由地行走。在关于票证的记忆故事中,我看到的最有意思的故事之一是一对新婚夫妇蜜月旅行,由于最后全国粮票不够,不得已在某一省份买了数量惊人的馒头,坚持到回家。有限的全国粮票,将人员流动性降到最低限度。

告别票证,物质的富足意味着我们告别饥饿,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彻底告别匮乏。事实上,我们依然匮乏,因为除了基本的生存,我们还有更为丰富的人性,身体、精神、信仰、道德等等。未来,希望我们能够逐渐告别这些层面的匮乏。这个正在发生的改变与富足,也许要比已经走过的道路更为艰难,但是我们依然期待,能走向一个明亮的未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