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自主企划必有我师(1)

知道我要去全球航海旅行100多天,人们的第一个反应是,那么长的时间,你干什么呀?

对此,我本人倒不是特别担忧。年轻的时候,我在藏北高原呆过,冬季大雪封山的时候,山路闭锁,一连四五个月和外界没有丝毫联系。吃不到青菜,看不到报纸,不通电话,更没有今天可享用的电视。广播也因为山高路远,根本收不到。总之,那是群山苍莽中的银白孤岛。

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面对着这种亘古洪荒的枯寂,能采用的应对措施,就是谈恋爱或是发呆。刚当兵的时候我们都是战士,严禁谈恋爱。多年以后,当我和当年的女战友们,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媪(稍有夸张,白发虽有,尚不曾苍苍),忆旧闲谈之中,我才知道,原来她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正是用谈恋爱的方式,排遣了无穷的寂寞。不知我是晚熟,还是执行纪律的乖乖女,总之那时愚笨之极,完全没有动过此念头。收到暧昧的书信,看也不看。第一时间,找块干净的雪地,用防风火柴点燃信封一角,看着它探头探脑地蔓延开来,让那些热烈的话语直接化成轻袅腾挪的火焰。

于是孤寂的我,只剩下自创的修心一途,就是日望冰山夜看苍穹,对着这些刻板呆滞的景色长时间地发呆,完全疏忽了时间。今天想起来,我都对当年那个莫名其妙的小女兵,升起了由衷地佩服。此人没有因此得抑郁症,实乃万幸。

经历了年轻时代的这种操练,我对面朝着某种单调的景色一言不发,自信有持久的抵抗力,甚至还形成了一种嗜好。航海吗,暗忖:不过是把白色换成了蓝色,静止变成了缓移。我已不再年轻,想来耐性这东西,和体力的孱弱恰好相反,该是更好而不是减衰。

这样胸有成竹地想着,上了船。上船之后,才发现远洋客轮并不是寂寞的藏北雪原,内里沸腾骁勇,恍若闹市,充满了甚嚣尘上的杂事。

除了船上举行的大规模的晚会和集体节目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自主企划"。

"自主企划"四个字,咱都认识,不过它虽然长得一副中国汉字的模样,却是按照日文的方式组合起来。

"企划"是个缩略语,简言之,就是企业策划。

记得参加过一个会议,听企划名家聊他们成功的故事。因为参与者多已成名,所以聊起从前的职业时,就有衣锦还乡的傲然--勤杂工、业务员、记者、个体户等等,争相地回忆当初的贫贱,然后殊途同归地投身企划,居然就一步登天了。听完他们的发家史,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工作了,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时,可以试试企划,保不准起死回生。 第二个印象就是,别看说得五迷三道的,一言以蔽之,策划就是来自古代谋士向帝王献计时所说的"上策""中策""下策",是合纵和连横,是田忌赛马,是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