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假思索的赞扬让伊桑感到很没有自信。他总是爱向周围的人来寻求认同。他把作业给朋友们看,或者把画的东西再拿给姐姐看看,而且,他还会焦急地询问说:“还行吗?我做的对吗?”在教室里,他总爱跑到老师的桌旁去问:“这次我做得对吗?”伊桑完全没有自信。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萨利在家里似乎什么都做不好,总是会受到批评。她父母认为,在一些萨利能完成的事情上,再给她点儿压力会让女儿做得更好。但是,萨利却沮丧地认为,自己永远无法取悦他们。最后,爸爸妈妈的态度彻底伤了萨利的心,她告诉自己说:“好吧,好吧,我什么都做不好,不管我努力做什么都做不好,那我还努力什么呢?”她会经常性地否定自己,长期在沮丧郁闷中不断挣扎,这让她不敢再去尝试什么新事物或是有点困难的事情,因为她觉得即便自己努力了,成功的希望也很渺茫。
尽管伊桑和萨利的父母都以为自己的方法是对的,但是很显然,这两种教育方法都不能造就一个自信的、悦纳自我的孩子。伊桑的父母让儿子的生活过于简单,而萨利的父母则让女儿的生活过于艰难。
恰到好处的挑战
自尊不是以毫无原则的热情赞扬为基础的。它其实来源于宝宝在成功克服困难之时所体会到的那种令人欣慰自豪的快感――这种感觉可能来自宝宝学会打开橱柜的门拿到了点心罐,也可能来自孩子们成功通过了SAT的数学考试,当然,也有可能来自别人对他的热情认可。成长过程中,一个人遇到和克服的挑战越多,他身边有越多的人能够看到他的成功,他的自我感觉就会越棒。
正如我刚刚讲到的那个安妮和小小跳水板的故事所表现的,良好的自我感觉源自不断取得进步。安妮从低台跳板到高台跳板取得了逐渐发展的进步。不过,她是如何通过发展自信(实际上是勇气)实现这一步的呢?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她亲爱的爸爸妈妈很明智地让她经历了多次失败。他们可从来都不帮她做家庭作业,有时候小安妮因为粗心出现了拼写错误,但是,她慢慢学会了答卷时要加倍小心,工夫不负有心人,试卷上那个大大的红A让她意识到了她最终战胜了自我。诸如此类的经验还有很多,比如在她失望时和高兴时,爸爸妈妈给予的大大拥抱,所有这些让安妮最终踏上了通往高台的跳板――这也是一条通往自尊与自我接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