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四、赢得真挚友谊的好心态(5)

我们也惊讶了,继而又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正是将“黑人”与“白人”都单纯地看做“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让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给予总是相互的。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存于社会之中,我们都需要给予和接受。那么,我们何不多一些同情、友善和宽容呢?富兰克林的说法更直截了当:“当你善待他人时,也就是在善待自己。”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时间赶路。为此,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抛锚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车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帮助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要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

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动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账,女侍者拿着这一百美元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儿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老太大写的,她眼含热泪。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些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丈夫走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所见到的某人现在的遭遇,极有可能是你以后某个遭遇的一次提前彩排。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挪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心疼别人,有时就是心疼我们自己。

在美国波士顿,一座犹太人被屠杀的纪念碑上,刻着一个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留下的一首悔恨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你的面前也会有人需要帮助,千万不要绕开,就算你绕过去了,心也会不安的。虽然我们无力帮助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但请记住马丁神父的忏悔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再度假时丢掉了沙滩椅和观光地图,将闲暇时间花在助人为乐上。他们在假期里花两千美元去印度或西非的村子里,以自己的专长为当地人工作一个假期。这是一种全国范围的潮流。

热心此事的罗森塔尔先生认为助人就是助己,这一潮流的兴起说明人类更关心自己的内心,更说明人类对生存质量的理解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不要常常指责或轻视别人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与人共存的,你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将来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你觉得别人无足轻重,别人也会对你的事情漠不关心。

很奇怪,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正如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至于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人家的过错上。即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它们是可以宽恕的,这是因为,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只能容忍自己。

可是轮到评判他人时,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评他们,往往使旁人体无完肤,一点也不留情面。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假使我们发现旁人说谎,我们的谴责是何等严酷啊,可是,我们有哪个人能说自己从没说过一次谎,也许还不止100次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