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行。小谭同意了。
从一间间教室旁走过,门窗都关着,透过窗户往里看,教师和学生的表情都显得有些紧张,甚至有些做作。小谭认为这是师生们看见有人前来参观造成的,就用较快的脚步走过教室。他注意到一个情况,就是所有的教室和办公室的玻璃窗都擦得透亮,门也像用水洗过。这所学校看来非常讲究环境卫生——他很自然地朝这方面想。
走出学校,他指着旁边那所工厂问,那个厂生产什么的?离得这么近,会不会产生噪音,影响学生上课?
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相互看了看,乡长说,这个厂啊,是村里引进的一家化肥加工厂,刚刚建起,还没投产。化肥加工,用不着大型设备,所以基本不会有什么噪音。
那就好。不过当初建的时候,要离学校远一些就好,离学校这么近,到底还是有些不妥吧?
是,是,我们当初考虑不周。不过,也是没有现成的地方。上面招商引资任务重,好不容易有这家老板愿意来投资,我们只好因地制宜,选择这儿的操场。要是另选地址搞三通一平,成本太高,时间也不等人哪。
小谭到底年轻,没在基层干过,工厂的生产流程他基本没见过,看不懂何种设备与何种产品才有联系。他不知道,这家企业其实是一家化工原料厂,它开工生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企业排出的气体,刺鼻难闻,还散发相当浓度的粉尘,搞得到处雾蒙蒙的。现在,在学校里都还能闻见一些酸性的气味,不过乡长告诉他那是尿素散发出的味道,小谭没见过尿素,也就信了。而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更大,它们到处散落,落在砖瓦上还不大容易被人注意,而粘附在玻璃窗和门上则非常显眼,刚才看见学校的门窗那么明亮,的确是经水洗过——整整一上午,全校的师生们都没有上课,他们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大扫除,把所有的门窗和桌椅板凳擦洗干净,就连校内的栽种的树也用橡胶水管冲刷过,好迎接领导前来参观。
凭小谭的工作经验,他没法从眼前的情况中产生联想、发现问题,他只看见,的确像赵一根校长所讲的,学校上课秩序很好,并没有上不成课的隐患。不过他还是觉得有些蹊跷:一个小学生写上访信,没头没尾,语焉不详,含义却很明确,举报这儿发生了影响上课的情况,可自己“亲临现场”,眼见的并不是那么回事呀。他就提议说,那个写信的叫赵木梓的同学,他在不在?等会下课了,我见他一下——他没有发现,从他走近村庄到现在,早已经过了下课时间,可学校的铃声一次也没响过,师生们也一直在教室里呆着。
赵校长装模作样去敲二(一)班的门,和里面的老师讲了两句话,出来说,赵木梓同学今天请假了,没来上课。
他家远吗?
远——不远,就在,嗯,就在……赵一根发现乡长用眼睛横他,把话缩回去不敢再说。
可是,小谭已经听到说赵木梓家不远,就说,要不去他家里看看,看那孩子到底为什么要写信?
小谭这么说,从彭局长到乡里领导都不便说什么,就让赵一根带路,朝赵木梓家走去。
一名陪同的村干部被乡书记叫到身边嘀咕了几句,那名村干部立即越过众人,朝村里小跑过去。而彭局长正和小谭聊市局最新的人事变动走向,两人都没注意到这一细节。
在木梓村一栋普通的农屋里,小谭见到了木梓小学二(一)班学生的爷爷赵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