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案
1.A、B、D、E
知识点:“经”主要是四书五经;“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子”主要是诸子百家;“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2.A、C、D
知识点:六经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这六部经典的统称。其中,《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庄子》一书最早称书籍为经,并列举了六部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汉朝学者也称此六经为六艺。
3.D
知识点:“六经”之中的《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乐经》,书名,《六经》之一。关于《乐经》的流传,有多种说法。一是认为,《乐经》已亡于秦火;一是认为,《周礼·春官宗伯》之《大司乐章》为《乐经》;一是认为,本来就没有《乐经》这部经。第一种说法,即《乐经》已亡于秦火,较为可信,采纳的人也最多。
4.A
知识点:《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5.D
知识点:《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被列入“五经”。其伦理大旨是“道名分”和“惩恶扬善”。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也有孔子作《春秋》之说。《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是为解释《春秋》而作,合称“一经三传”。
6.A、B、C
知识点:《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7.B
知识点:“传”是解释“经”的著作。比如,《春秋》是鲁国史官编写的历史,经过孔子的整理修订后,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又叫《春秋经》。而解释《春秋经》的著作叫“传”,有三种:《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
8.A、D
知识点:《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礼记》一书的编订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9.A、B、D
知识点:在这三本书中,《仪礼》是成书较早的一部,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10.B
知识点:《论语》并不是孔子所著,而是由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11.C
知识点:老子名李耳(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B
知识点: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在《墨子·鲁问》里有这样一句:“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由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13.B
知识点:儒学十三经包括有《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而《荀子》不属于此列。
14.D
知识点:《尚书》相传是孔子所作,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类别。但这些散文,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15.A
知识点:这是《论语》中记载的曾子的言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尽心尽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6.B
知识点:《周礼》是由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17.A、B
知识点:《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18.A、B
知识点:《榖梁传》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又称为《谷梁春秋》或《春秋榖梁传》。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记录下来,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
19.C
知识点:《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20.A
知识点:《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21.A、B、C
知识点:《学而篇》是《论语》中的一篇。《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被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22.D
知识点:《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隽永的哲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3.C
知识点:《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21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24.A
知识点:列子是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今本《列子》8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25.A
知识点:《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其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做《墨经》或《墨辩》,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辑学,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
26.C
知识点:荀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在《荀子·劝学》之中有很多流传后世的经典语句,比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
27.D
知识点: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是讽刺那种拘泥成例的人,生动地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28.D
知识点:“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后来,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29.B
知识点: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了解别人,这是智慧;你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道别人是智慧,知道自己是高明,合起来就是明智,你这个人很明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经》。
30.D
知识点:吕不韦是杂家的代表人物;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和庄子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辩论,可谓棋逢对手。庄子曾评价惠施很有学问,道术很多,写的书能装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就是由此而来,通常形容学问大、读书多。
31.D
知识点:孟子是世人公认的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家学者。孔子去世后,儒学歧路亡羊,邹鲁学者大多只对孔子学说中的“礼容末节”感兴趣,而“不见其大”者。只有子思“上探本与天道,下及经纶天下之大经”,继承弘扬了孔子学说。孟子受其影响而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儒学面目一新。
32.B
知识点: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33.D
知识点: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著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4.C
知识点: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里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后世无非是对它进行修修补补,它独霸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以及法律等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