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泽民 从驻美联络处主任到首任驻美大使(3)

会谈此时已进入关键时刻,邓小平看到美方的草案和我报回的美方口信后,表示,看来美方想加快正常化,我们也要抓住这个时机,但?-则不放弃,售台武器这次不达成?-议,可以先挂起来,建交后继续谈。必要的话,可以写在公报上。

苏:公报上写了吗?

柴:公报上没写,但是,双方有口头?-议。这次没有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以后我们双方再来讨论”,“最重要的是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问题设置障?-,最终只能导致武力解决”。建交后,为这事双方又谈了很多次,一直到1982年发布《八一七公报》。[3]

从7月5日谈判到这个时候,?-过几番试探,时机已?-成熟,邓小平抓住时机,于11月29日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发出信号:“访日是我多年的愿望,不过,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华盛顿去?-?-完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件事,我就可以去见马克思了。”

为了加快正常化,邓小平决定12月13日亲自接见伍德科克。美方得知后,布热津斯基于12月11日再次约见我,要我向国内传达口信:美方预定目标是1979年1月1日与中国建交,建交后一个月内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

就这样,在邓小平接见伍德科克并达成?-议后,北京时间12月16日(美国时间15日),中美同时公布《中美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

1979年1月1日早上,大批华人来到驻美联络处参加了我们的升旗仪式,晚上我们又举行了盛大招待会,非常热闹。来宾有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布热津斯基和国务卿万斯。

12月29日,台湾“驻美大使”沈剑虹回了台湾,青天白日旗自此从华盛顿消失。

1979年1月15日,我和伍德科克分别被北京和华盛顿提名为各自国家的首任大使。

苏:基辛格是打开中美建交大门的重要人物,他现在仍然活跃在世界政坛上。他当年曾评价您有熟练外交家的风范,您对他有什么印象?

柴:美国和中国的联系,是由他开始的,他对中国还是比较友好的。他希望两国能建交,能达成?-议,也希望两国建交之后,关系能够很好发展。这是符合他的战略思想的。也因为这样,尽管我以前并不认识他,我到美国之后,就去拜访他。有些事情,也和他商谈。他也帮助我们出些主意,当然,当时他已?-不在职了。他也不能做什么主,只能谈谈他的意见。

在美国的时候,结交的美国朋友里边,基辛格和我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一个是他,还有一个是尼克松,尼克松那时也已?-下台了。我去拜会他,他就接见我。见面的时候感觉也是很友好的,因此,我?-常也会就一些事情找他谈,也希望他能帮帮我,希望听听他的看法和意见。我去他家里、办公室去找他,地方都不在一起,有时候在纽约,有时候在新泽西。我们大使馆在华盛顿。

我与尼克松和基辛格他们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不过,我在美国谈判的对象主要是总统卡特和国务卿万斯,他们当时在任嘛。

苏:布热津斯基对您的评价很高:“8月中,我第一次会见中国联络处新的主任柴泽民大使。虽然柴的形象使我联想到玩具熊的样子,但结果证明他是一位非常有技巧的、坚韧而干练的谈判对手。会见时,他总是掏出一个小本本,照本宣科一通,然后加以发挥。?-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可以看出,要不是他持续不断的努力,我怀疑我们能否在12月初实现突破。中美之间建立了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新关系,这应归功于柴泽民和韩叙这两位大使。”[4]

柴:我和布热津斯基的交往也比较多,因为他来中国的时候,我参加接待了他。1978年8月以后,我去了美国,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中国与中方谈判的时候卡了壳,谈不下去了。布热津斯基就会来找我谈,把卡特的意思告诉我,然后我再传回国内。算是互动的两条线,国内一条,美国一条。所以,我跟他的关系也比较好。

在美工作的几个特点

苏:作为首任驻美大使,您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柴:我做过五国大使,总的感觉是一个国家一个样子。开始总是会遇到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慢慢建立互信。关系搞得最好、最热火的还是泰国。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我在美国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做记者工作。过去,当大使的不太爱见记者,怕记者乱写,也害怕自己说话“走火”,被人抓住把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