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联的防御配置(2)

虽然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只占到苏联红军总数的十分之一,但它们在大决战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1941年,红军机械化部队规模庞大,由29个机械化军组成,每个军都拥有2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一数目远远多于当时入侵苏联的德军装甲部队。然而,苏联红军当时虽然号称拥有28 000辆装甲车,但实际上只有2 000辆可以真正投入战斗。

苏军坦克部队装备的大多是-26型步兵坦克和快速坦克,配置了4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些已经被淘汰了的装备却成为德军Ⅱ型坦克的对手。但是,坦克的维护工作以及零部件的短缺成为红军面临的一个不小的麻烦。1941年,44%的苏军坦克残破不堪,亟待大修,而26%的坦克无法就地修理。随着苏军坦克部队被击败,他们在身后留下了许多破烂不堪的车辆。

在东线战场,英勇的苏军炮兵部队给德军部队造成了60%~80%的伤亡。在战争初期,每个苏军步兵师都拥有2个配备76毫米、122毫米、152毫米口径火炮以及榴弹炮的炮兵团。德军炮手对于苏军炮兵的技术能力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火力在预料之中,炮弹的射程也非常有限。

由于老一代共产主义领导人和老兵的感情,苏军骑兵部队被部分保留下来。他们在战争初期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但在后来也有了一些用武之地。坦率地讲,苏联军队在人员构成上带有颇为浓重的民族色彩,每支部队的军官或政委都是俄罗斯人,俄语作为指挥和指导的语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军队在各次战斗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人由于对苏联政府不满,乐于投降德军,并将其视为一种解放;另一些人则宁死不屈,血战到底。

苏联所有男女青年都要接受医疗和军事方面的训练,这意味着军人在入伍前就已经接受了超前的军事训练。1941年6月27日,共青团员被动员入伍作为“政治士兵”,最终成为袭扰和瓦解德军后方的游击队的中坚力量。

乌拉!乌拉!

对于德军士兵来说,听到敌人大声地喊着“乌拉!乌拉!”看到这种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拿着刺刀冲锋杀敌的情景,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对于苏军指挥官来说,手下这种全副武装、慷慨赴死的士兵似乎源源不断,根本不必考虑他们的代价。据苏军一些老兵回忆,在这种近乎自杀式的、潮水般的进攻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配备有武器。那些没有配备武器的士兵,则被告知去捡拾战场上死伤战友遗弃的武器。苏军人潮向前冲锋,爬过战友们的尸体,前赴后继。

在德军34型机枪的扫射下,大批身着棕色军装的苏联士兵应声倒地,但那些没有被击中的仍然殊死拼杀,继续向敌军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样的场面令德军既震惊又佩服。

一名负责操作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德军炮兵回忆,他所在的炮兵组在战斗中击毁了一辆旧式-26型坦克,“正当我们向这辆-26型坦克靠近时,一名受了伤的、挂在炮塔上的苏军士兵仍然从上面向我们射击。他在坦克被摧毁时失去了双腿,被挂在炮塔内侧。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在用手枪朝我们射击!”

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认定一辆苏军轻型坦克已被摧毁,坦克中的乘员也已全部身亡。然而,就在德军一个师级司令部的官员们在坦克附近的碉堡周围聚集时,炮塔突然旋转过来,紧接着,一排机枪子弹射来,在场的德军人员无一幸免。后来,坦克被德军彻底摧毁。在德军对这辆燃烧后的坦克作了进一步调查后,他们发现,尽管坦克中的3名乘员已经死亡了7天,甚至开始腐烂,但一位重伤的士兵仍然活着。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条件下,在这辆恶臭冲天的坦克中,他居然苦苦等待了7天时间,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为自己的祖国消灭一些更有价值的目标。

一些德国历史学家曾宣称,德国入侵苏联实属迫不得已之举,因为苏联早就有了入侵欧洲的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无道理。因为苏联除了攫取波罗的海诸国之外,还夺取了位于黑海沿岸的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省,将其边境线拓展到普洛耶什蒂的主要油田附近。此外,朱可夫元帅察觉到德军1941年在边境集结的兵力不断增多,曾提议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实施一次破坏性的进攻,但被斯大林否决了。然而,当德军攻入苏联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与其说苏联做好了入侵欧洲的准备,不如说他们在防御方面做到了严阵以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