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的进攻(2)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第106师的供给也出现了问题,不但缺乏火箭弹,就连1卡宾枪所需的0.3英寸口径子弹也严重不足。虽然他们可以从弹药储备仓库领取弹药,但最近的弹药仓库距离第106师在圣维特的师部也有64公里,如此漫长的供给线,意味着想要快速补充供给是不可能的。虽然琼斯没有足够的时间制定出一个全面防御计划,但为了加强防御能力,他充分考虑了反坦克地雷的供给问题。5天后,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因此,第106师在德军发起进攻时还没有获得所需的地雷。由于缺乏战斗经验,他们拥有的自动化武器的数量很少。实践表明,自动武器在进攻和防御中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很多富有战斗经验的步兵师都趁机获得了更多的冲锋枪和轻机枪。如果按照军事条令的规定,这种做法无疑违反了武器供给的数量标准,但在此类事情上,人们似乎更看重于实际经验。不幸的是,第106师还没有意识到,在特殊情况下,灵活使用理论知识是极其必要的,于是依然保持步枪和自动化武器的标准比例。他们的防御正面达34公里,在如此长的战线上抵御敌人将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与步枪射击相比,自动化武器扫射的效率要高得多,因此,缺少自动化武器就成了第106师最大的缺陷。第106师可能拥有的惟一优势就是:所在防区的地形易守难攻。

骑兵部队

美军最后一支防御兵力是马克?迪瓦恩上校指挥的第14骑兵大队。不幸的是,这支骑兵大队的防区被德军第5和第6装甲集团军拦腰斩断,因此和第99步兵师的防区离得很近。我们已经知道,第99师的部分兵力,也就是莱尔?鲍克中尉的情侦排正在第14骑兵大队的防区作战,于是当人们在回顾这段战斗历史时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疑惑:这支骑兵大队究竟在和哪个装甲集团军作战?对于美军来说,他们面对的到底是哪支德军的问题应当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他们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在迪瓦恩的指挥下,第18骑兵侦察中队防守洛斯海姆缺口,这支中队仅剩下800多人。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兵力,他们集中精力进行防御。另一件让迪瓦恩担心的事情是,第18中队的力量已经只剩下2/3,其他1/3的兵力被派往艾费尔高原的对面,对该处防线进行支援。另一方面,美军骑兵也得到了来自第820坦克歼击营的12门76毫米口径拖曳式反坦克火炮和其下属的2个侦察排以及一些来自第275装甲团的自行火炮的支援。

但就总体而言,与和自己对峙的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相比,美军力量处于劣势,在一些地方甚至面临被围歼的危险。

发起进攻

曼陀菲尔反对刚一开始就对美军阵地实施大规模炮轰,因此命令几个突击连小心翼翼地潜入美军阵地,由此拉开了进攻的序幕。在洛斯海姆缺口周围的第5装甲集团军的任务区内,德军先头部队首先向韦克拉斯和罗特两个村庄之间发起进攻。一个国民掷弹兵营穿过洛斯海姆缺口后,随即向奥村推进,这里的公路可以直通乌尔河和被称作“地平线公路”的山脊线。在进攻前线的东部,德军在进攻科布希德村时遇到了困难,美军此时已经建立起有效的防御,随着装甲车辆的到来,他们还拥有了大量12.7毫米口径的机枪,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对于美军而言,在拥有了这些武器之后,在12月16日的大部分时间里,阻止德军的进攻还是比较容易的。

然而,驻守罗特的美军防御情况就不十分乐观了。对于德军而言,罗特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突破行动的一部分,一些德军已经穿过该村庄。为了支援上述德军,就必须确保人员、装甲车辆和补给物资能够安全通过该地,为此必须控制通往村外的公路。鉴于罗特村的重要地位,德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攻陷该要地。担负罗特村防御的是美军第18骑兵侦察中队连的直属排,由斯坦利?波尔切上尉指挥,配备2门拖曳式反坦克火炮。由于他们的处境十分危急,迪瓦恩决定派一个轻型坦克排前往罗特村进行支援。但是,轻型坦克排遭遇了德军反击,无法实现突破。在中午以前,他们仍然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形势非常危急,罗特村即将陷落的局面很难挽回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