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6装甲集团军(3)

德军步兵在陡峭的山坡上缓慢前进,在距离美军200米左右时,美军士兵手中的各种武器突然开火,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过去,成排成排的德军倒下。但是,意志坚定的德军依然向前猛攻,在许多情况下,除非掉入美军的散兵坑,否则不会停止进攻。由于部队混在一起,德军攻击炮火无法轰炸美军阵地,只能被迫撤退。有30多名德军曾试图进入第3营的两个连队阵地之间的民房,结果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他们被赶了回去。在德军暂时撤退之后,第3营开始检查伤亡情况,共牺牲了4人,而德军被击毙100余人。德军12月16日的进攻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德军在突击火炮的掩护下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美军火力的杀伤力与第一天相比毫不逊色,当德军接近村庄时,他们很快就会在美军的火力下成群倒下。就在破晓时分,一个德军小分队突破了一处防线,试图进攻第3营指挥部,就在这时,巴特勒中校恢复了与外部的通讯联系,迅速呼叫炮兵向他所处的位置发起炮击。在实施这一无奈之举的过程中,反坦克火炮充分发挥了作用。德军火炮被迫回撤,在失去炮兵火力支援之后,步兵部队无法继续前进。德军又一次被击退,从此结束了对赫芬的进攻。

德军对赫芬的进攻表明,希特勒认为美军在突袭之下将会迅速溃败的断言是无稽之谈,500多名德军在进攻中死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赫芬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军手里。

蒙绍

与赫芬相比,德军在蒙绍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驻守蒙绍的美军是第38骑兵侦察中队,由罗伯特?奥布赖恩中校指挥。这支部队虽然人数少,但拥有50挺刚刚送到的用于加强防御的机枪。除了右翼地形陡峭,便于进攻德军隐蔽外,第38骑兵侦察中队防御阵地总体比较理想。因为,从它的防御位置可以利用火力有效地控制通向蒙绍的斜坡。与赫芬不同的是,陆军元帅莫德尔不希望蒙绍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命令部队不要对其实施大规模炮轰。

担负进攻蒙绍任务的是德军第752团。在炮击过后,第752团开始发起进攻。据美军骑兵侦察中队前哨侦察得知,进攻蒙绍的德军来自东南方向。当德军从东南方向的大路向前推进到美军设置的路障时,美军迫击炮首先开火。每个美军士兵都充分利用手中的各种武器向德军猛烈开火。在这次战斗中,美军还使用了轻型坦克上配备的37毫米火炮向德军密集的方向发射霰弹。德军的第一次进攻很快就被美军击退,他们又做了几次努力,企图在12月16日拂晓攻占蒙绍,然而他们的努力再次被美军击退,只能停止了第一天的行动。

布赫霍尔茨车站

在此次战役中,双方之间另一次交战发生在小镇布赫霍尔茨。第394团第3营作为师预备队驻守该小镇,当他们遇到德军第12国民掷弹兵团突如其来的进攻时,感到有点惊惶失措。对于德军而言,控制铁路十分重要,所以向布赫霍尔茨车站发起了攻击。在德军的秋季撤退中,他们曾炸毁了该地区穿越铁路的公路桥。但是,现在他们处于进攻的位置,没有这些公路桥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一地区密布的森林意味着德军坦克必须依赖公路前进,如果装甲部队能够到达洛斯海姆,进而向默兹河发起攻击,就必须使用这些已经被毁的大桥。现在对德军来说,惟一的办法就是占领铁路线,同时迅速派遣工兵对桥梁进行修复。第12国民掷弹兵团的任务就是防止美军袭扰德军的修桥行动。

期待已久的早餐

第394团3营连驻守在布赫霍尔茨,在这个连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德军密集的炮火迫使连的士兵纷纷躲进掩体,在经历德军炮兵90分钟的轰炸后,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炮击结束后,士兵们迅速从掩体走出,开始排队用餐。连的官兵们对这顿早餐可以说是期待已久。因为野战厨房在一天前刚刚运抵,所以对他们来说,这将是几天来第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大约7时45分左右,饥肠辘辘的士兵们正在焦急地排队打早饭,发现从铁道方向并肩走来两排人,估计大约50人,但由于晨雾很大,很难识别出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他们认为对方可能来自第394团,后来一致认定是第394团的军械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