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详(2)

寒来暑往,初夏秋冬,每一片落叶掉在头上,都可以触动敏锐的情思。这就是人们最自然也最敏锐的生活状态。现代人的一目十行、一日千里,在古人的心中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欣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空静,生活犹如一杯淡淡的香茶,他们的诗篇就像茶水中慢慢绽放的茶叶,尽情地舒展,然后释放出一缕缕浓香。也如一次次雨后的空间,清新洗练,荡漾着温润和松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新雨后的山色一片翠绿,秋天的傍晚天高气爽。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林之间,脉脉清泉静静地在石头上流淌。竹林里洗衣归来的妇女欢笑着离去,江上的莲蓬晃动渔翁也在收线。春天的芳菲已然散去,但是他依然喜欢停留在这片山色湖光之中。

王维用淡淡的笔墨写下了这首诗,也描绘了这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这正应了苏轼对王维的称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每一首诗都是优美的画卷,山色、湖光、宿鸟、鸣虫、晚照、轻风、朗月、晴空,所有自然的景物都在他的画作中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大自然似乎把所有的感情和景色都和盘托出,呈现在诗人的眼中。

在古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清幽、雅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一场春雨过后的清晨,每一次驿站古道的启程,每一段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酸楚,都深深地刻在古人的诗行中。他们慢慢地丰富生活,也细细地咀嚼人生。

而浮光掠影的生活常常只是故事梗概的记录,只有恬淡轻柔的节奏才能挽得住细腻的心情。唐朝被称为诗歌的朝代,但全唐诗算下来也不过四五万首,按字数来算,恐怕都抵不上普通作家一年的"产量"。可就是在这有限的唐诗中,后代以此为滋养,读出了唐代的繁华与风流,富贵与端庄,读到了国计民生的大事,家长里短的平常。它用有限的文字,记录了无限的大唐"风光"。这就是唐诗的风采,也是古人和我们的区别。

现代式写作,像是把文字泡在水里,让它膨胀、发酵,将贫瘠、短小、无聊的故事拉长、熨平。而唐诗却正好相反,她将所有的心事都晒在阳光下,浓缩了无尽的感情,然后被岁月层层包裹,最后沉淀为一颗晶亮的琥珀。于是,当人们读现代的故事时,总会感到心灵的枯竭,因为蒸发了水分的文字就再也掂不起任何的分量。

而读唐诗,却恰好相反。要用丰富的生活来浸泡,才能在明媚的下午,看茶叶丝丝舒展,听心灵静静绽放,品一首好诗,读一缕茶香。

我心深处即人间乐园

彼时的杜甫已经在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作为安身之地。经历了颠沛流离后,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定。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的心情也变得异常轻快,来到江畔散步、赏花,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都凝结着浓重的哀愁,所以后世常觉得他"苦大仇深"。倒是这首小诗,笔调轻快流畅,一洗往日的愁怨,春天的喜悦也在字里行间不断迸发。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花朵,千朵万朵的花把树枝压得很低。彩蝶在花间飞舞留恋忘返,自在的黄莺在娇嫩地啼叫。在这条乡村的小路上,繁花似锦,莺啼蝶舞,美不胜收的有景色,也有愉快的心情。胡兰成也曾这样描述自己儿时的农村生活,"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依然简静。"只此一句,春天的意境便尽情地舒展,田园的乐趣也逐渐铺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