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1)

古道,热肠也柔肠

有时候,对于渴望成功的男人来说,事业和家庭两者似乎同样重要。没有自己的事业,会折损男人的尊严;但缺少如花美眷、幸福婚姻,似乎人生也少了几分春天。"平生只流两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古往今来,所有荡气回肠的故事大抵如此。匹马戎装虽然是每一个铁血男儿的梦想,但关河梦断,终究还是对平凡的家庭生活怀有一份深深的依恋。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鬚如蝟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

幽燕一带自古多豪客,从小在那里长大的男子,注定会沾染慷慨悲歌的士气,也便多了几分刚烈与彪悍。长大以后更是从军戍边,将勇武的气概泼洒在疆场之上。文人间的逗趣常常是雅致清新,"摘花高处赌身轻,惯猜闲事为聪明。"而武将们的打赌却恰好相反。他把最重的赌注压在战场上,争做杀敌的英雄,为取胜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凶煞的胡须如刺猬的毛刺一样密密地直竖在脸上,强敌当前,居然不敢和他靠近。

在这紧张的节奏中,人们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七尺大汉,手持雪亮的战刀,背后黄沙漫漫,他怒目而视的眼神,吓倒敌军无数。就是这样一幅雄壮与伟岸,将男子汉的铮铮铁骨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身后,黄云卷着白云,在天边翻滚,胸中的激情陡然升起,"未报国恩,未立战功,怎可回还?"

假如这首诗就此结束,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就仅仅是一个彪形大汉,或者是勇猛的张飞,也可能是鲁莽的李逵;像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一个寻常的雕塑,栩栩如生,但很难血肉丰满。所以,李颀也像雕刻家般,对笔下的人物进行了修订。于是,他写到:辽东少妇年方十五,善于弹琵琶也善歌舞,今天忽然用羌笛吹奏了出塞的歌曲,曲波荡漾下,三军将士挥泪如雨。如此写来,不仅将虎虎生威的硬汉写得柔肠百结,也勾起了离家多年的军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外征战多年,乡音是一段脆弱的往事,一经提起,就会令漂泊的心灵支离破碎。当年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声响起,军心动荡,思乡情切,部队再也无意征战,只盼着战争结束回归家园。这些曾经奋不顾身为功名,为事业,甘洒热血的男子汉,苦、累、伤、痛,都不曾令他们落泪。但家乡的音乐温柔流转,像一股清泉漫过心田。少时的同伴,老迈的爹娘,久别的妻子,那些流淌在岁月中的记忆被熟悉的旋律轻轻地唤醒。被刀光剑影磨出老茧的心渐渐如剥了壳的荔枝,露出了内在的甜美和柔软。

这一切不但没有损伤英雄的形象,反而还能为他们的人性加分。

一个只知道杀敌报国的男人固然值得尊敬,但丝毫不为儿女情长牵绊的人,似乎也少了几分人性。反倒是李颀笔下的这些将士,有执著的血性,但也同样为父母妻儿动情的泪光,才让人感到他们的铁血柔情,品出丰富的人生体验。

高适在《燕歌行》中有诗云,"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隔山隔水,两两相望,挡得住的是彼此的身影,挡不住的是思念的深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