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平常心(1)

好心情是每个人每天都在追逐的,渴望真正实现的。但是,什么样的心情才算是好心情呢?怎样才能实现好心情呢?

很多人以为,如果一大早就碰到一件喜事、高兴事,那这一天的心情就会很不错,即使中途还会碰到倒霉的事,但是有喜事做铺垫,心情也不会太差。相反,如果一大早就碰到倒霉事,即使中途还会碰到很大的喜事,也总觉得快乐是打了折扣的。由此可见,很多人将心情的好坏全部寄托在自己是碰见好事还是倒霉的事上。

这样的心情完全不受自己掌控,好起来的几率也只能是漂浮不定了。于是,也就可能潜伏着心情大喜大悲的急剧转化,开心烦恼的百转纠结,舒畅郁闷的抗争交锋。这样的心情显然是无益的,因为“以物喜,以己悲”,心情总是跟着外物或起或伏,自然是难以真正做到平静。而一颗难以平静的心自然无法体味到人生的真谛,因为太多的附加物混淆了知觉和味觉,让你感知不到,也让你日渐麻木,遇喜不喜,遇悲难悲。人世间最难得的就是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为虚荣所诱、不为权势所惑、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一切的浮华沉沦。

有一个人曾经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呀?”

慧海禅师答道:“有!”

“那是什么?”这个人问道。

慧海禅师回答:“我饿的时候就吃饭,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呀,有什么区别呢?”这个人不屑地说。

慧海禅师答道:“当然是不一样了!”

“这有什么不一样的?”那个人问道。

慧海禅师说:“有人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总是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 种种思量 和 千般妄想 。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成为他们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 平常心 。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这样,只有将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在禅宗看来,一个人能明心见性,抛开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就能达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的境界,从而进入平常的世界。

这是禅宗的修行,常人难以企及。作为平常人,我们也许做不到看透、看穿、看破一切,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学会放下,放下心灵的重负,放下精神的重托,放下本不该背负的重担;可以试着不被外物役使,用平静的心态来看待眼前的一切,这样,或许我们才能够体味到“一览众山小”的豁达,“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坐看云卷云舒”的悠然自得。

拥有一颗平常心,首先要认清自己,明确自己的定位,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做无谓的奢想,坦然地面对不同的境遇,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正确对待困难和荣誉,接受现实但不为现实所囿,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时不亢,失意时不卑。

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要懂得欣赏他人。欣赏他人的长处,多看他人的优点,就能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永远笑对人生。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因为欣赏,人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

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是要懂得宽容。耶稣说:“原谅你的敌人,感恩于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懂得什么叫坚强。”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懂得宽容的人,不仅给予别人机会,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机会。宽容地看待他人的过失,宽容地理解别人的不同意见。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胸怀,更是一种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实现了心理和谐。

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是要懂得豁达。太计较的人,心是小的,装不下别人,只装着自己;装不下快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