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男孩间的残酷文化(1)

友谊、背叛及其他

残酷与恐惧握手,互相问候。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

几乎每一个成人的童年记忆中,都包含了友情与成长的故事,可能是一个特别的朋友,可能是一群死党,这些人与我们共同分享了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一起骑脚踏车,一起套圈圈,一起看电影,甚至只是“一起出去玩儿”。或者,故事并不是朋友而是一个事件,那一幕在记忆中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事情的那一天随时都会回到眼前。这些,是男人最喜欢说的故事。

有些成长故事却截然不同,即使事隔多年,男人也不爱说,甚至根本不说,因为当时所造成的情绪痛楚太深刻了,不管那是在他十岁、十二岁还是十四岁时所发生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刻骨铭心。这些属于男孩的残酷故事,充满专断、羞辱、恐惧与背叛。大部分的女性从未听闻,大部分的男人与男孩也不愿意说、不愿与人分享。

奋发成为男子汉:寻找不可能中的不可能

孩子寻求同伴的尊重与欣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友谊可以带来情感、亲密以及可信赖的同盟关系,不管是从一个或一群朋友中,你都可以得到实质的协助、滋养、陪伴与增进自我价值。同伴所提供的是一种被接纳的感受,这是每一个孩子所渴望得到的。

当男孩逐渐长成大人时,因为他们正在发展的性别认同逐渐形成,心中满是成为成功男人的自我期许,因此,对于同伴的渴望也就特别强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部住着福克斯族印地安人(Fox Indian),他们将成年男子称为“不可能中的不可能”(Big Impossible) 。这真是极为贴切的说法!在许多社会中,人们用文化的期待燃起熊熊烈火,并以此烈火来对男孩的热忱进行考验。只有通过考验的男孩,才被认为是男人。这种想法的来源,是认为身为男人不只是简单的生理成长,男孩如果要成为男人,必须通过挑战,才能获得男人的地位。就像戴维?基尔摩(David Gilmore)在《成形中的男人》(Manhood in the Making)中所说的,如果将男子气概(masculinity)定义为一种成就,则成年就是“一项必须经历挣扎与痛苦而赢得或是夺取的奖品”,以及是一种“不稳定的或是人为的状态”。

男性认同(masculinity identity)是以表现为基础,要持续地有杰出的表现根本上就是一件非常不可能的事。“你只是跟上次比赛的时候一样好。” 在棒球比赛中男孩们这么说。对于这个讯息,男孩们非常了解其中的含意。

在男人的世界里,你永远也不会满意自己的表现。你必须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表现,而且是不断地改善。这种永无止境的竞争是非常冷酷的,不可避免的,因而引发男孩们不断地挑战他人。这些男孩长大成为男人,仍不断持续着相同的竞赛。在心理上充满如此竞争的男性环境中,证明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贬低他人。

在发展为男人的过程中,男孩们处在一个非常狭隘的环境中,他所做的、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评断,评断结果的好坏是依据行动所表现出的力量或懦弱:你要么是强壮而有价值的,要么就是怯懦而无用的。即使你从未亲身参与战斗、从未想要争斗,你也必须对自己伪装,告诉自己你可以、也将会争斗。一个没有暴力倾向的十五岁男孩曾经说过,一个能让人尊重的男孩就是可以“处理自己”的人。他说的意思是,男孩必须以另一个男孩为参照,衡量自己是否会在必要时击败另一位男孩。

家庭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助遭受恶意骚扰的男孩?母亲的态度倾向于告诉孩子“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而父亲则通常会毫不犹豫、开玩笑似的叫一个十岁大的男孩子“打回去”,父亲当然知道“打回去”不见得能消除恶意行为,但那并非重点。逃开施暴者是一种懦弱的象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胆小鬼所遭受的刑罚将比任何拳头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