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与组织相联系则是:过去成功促成变革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在我们的新环境中未必奏效。正如本书指出的:在今天和未来要想达到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水平,必须有计划地变革,而不是被动地变化,或因危机而改变。然而,尽管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像沃尔玛这样的公司10年内可能在世界各地有200万名雇员--但现实情况是,领导者必须保证员工个体处在改革进程的中心。德蕾莎修女(Mother Theresa)曾经说过:“如果我向大多数人看齐,我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向某一个人看齐,我会采取行动的。”
根据我对组织的研究,解决问题99%的关键就是这一个人,且99个人中的每一个都是其中之一。除非每个个体都深刻了解并看到变革需要,并采取必要的举措,争取做出成果,否则变革不会在文化(每个个体的共同价值系统)中发生作用。并且,在变革深入文化层面之前,你根本看不出持续的变化所带来的强大的积极影响。
我很少见到这样的著作,它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的商业案例以供读者了解。这些例子都不抽象,而是引人注目的现实生活中的商业案例,与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关系,无论是通过我们的业务还是作为消费者。正如本书明确指出的,我们需要一个针对变革过程本身的新的心智模式或心智地图,所以我们不能退回工业时代控制和操纵的模式。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观念:改变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系统就可以奇迹般地改变个人。思维方式的改变是最艰难的。科学理论中这被称为范式转变。回顾这些转变的历史,我们就知道这并不容易,因为每一个重大的科学突破都需要与旧的思维方式、旧模式、旧模型、旧路径“决裂”。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勾勒出的地图显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不仅是地球中心主义,还是自我中心主义。后来哥白尼指出,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星系。他被斥为异端。这种有缺陷的心智地图存在了几个世纪。甚至在几个世纪之后,当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模型的正确之后,他本人仍被指责为异教徒,在教堂前面被每个教徒鞭挞。最后,他直起流血的身体,抬起头来,他们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他说:“地球仍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