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APassagetoIndia)(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也有印度之旅

要是我们换上21世纪的西化印度知识分子角度,究竟谁又是与时并进的“他者”?1990年,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奈保尔(V.S.Naipaul),根据个人回乡探亲的痛苦经历,出版了名著《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India:AMillionMutiniesNow),作为“印度三部曲”之一,引起的涟漪荡漾至今。他那趟个人野游的印度之旅,可以作为福斯特小说和大卫·里恩同名电影的倒影。

在奈保尔眼中,印度在经济开始飞跃、人民得到“解放”的同时,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民族毫不团结,全国充满他瞧不起的劣等DNA。他对婆罗门种姓制度残留的遗毒、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社会、卫生极差的非常市容,都持强烈批判态度,其笔墨和语调,远远逾越了一般白人作家的政治正确底线,站到了“世界的高度”,因而有部分中国学者称之为“印度鲁迅”。

在受到第三世界民族主义者广泛非议的同时,奈保尔自然也有不少知音,他们对奈保尔对自己民族的批判性大为激赏,认为他是世界知识分子的典范,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至于“我们”是谁,就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了。对奈保尔而言,要是印度不独立,继续接受殖民管治,只要管治者是大英帝国,相信是会比现在优越的,这种论点部分还有数据和事实支持。

鲁迅的东方后人们在“自我东方化”?

作为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然引起其不同家乡的广泛注意。他经常对第三世界各国-特别是自己的第一祖国加勒比地区特立尼达岛和第二祖国印度-辛辣讽刺,如此“内举不避亲”地大公无私,自然被同胞批评为“数典忘祖”,他的世界之旅被批评为“猎奇抹黑之旅”,而这位已获英女王册封的大英爵士,也毫不忌讳怀有高等印度人的“再殖民主义者”(recolonizer)心态,虽然他也在作品中讽刺模仿英国人的印度同胞为“假英国人”。萨尔德甚至认为:奈保尔是地地道道一个“叛徒”。一旦以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的尺度,来重新量度福斯特和大卫·里恩的《印度之旅》,“他者”就有更多。因为整出电影的印度人,连同那些同情印度人的白人,都可以说是缺乏自我批判能力、把第三世界盲目予以浪漫化处理的“他者”。

虽然奈保尔总算是半个印度人,但他和落后故乡的互动、和内里潜藏的“自我东方化”(Self-orientalism)情结,以及始终身份不明的痛苦,似乎比《印度之旅》的小说和电影台前幕后的班底都要强。若我们将一切概念符号化,内地学者以1924年的角度来研究电影,看到的“他者”可当是基数X(全体印度人);西方导演大卫·里恩在1984年拍电影时,拍出的“他者”就是X-1(印度人,但不包括西化印度精英);而西化印度文人奈保尔在21世纪看印度,反而得出了“他者”最多的X+1(印度人,加上同情印度的西方自由主义者)。当观众变成是你,阁下会闷出鸟来,还是自己构想属于你个人的寻找“他者”的故事?

延伸影画:

《甘地传》(Gandhi)(英国/1982)

《HeatandDust》(英国/1983)

延伸阅读:

《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王宁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India:AMillionMutiniesNow》(V.S.Naipaul:Penguin/1992)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