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国际政治梦工场》可以在内地出版,教人兴奋和期待。笔者一直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恐怖主义与反恐、次主权身份、中美关系等。在撰写学术文章的同时,往往对学术界的小圈子状况感到无奈,经常思考如何把相关信息传播给象牙塔以外的受众,因此想过音乐、想过体育,最后,数年前在阅读过MarkCarnes编的《HistoryAccordingtotheMovies:PastImperfect》后,锁定了电影为中介。

分析国际政治和电影的互动可以有众多方法,简化而言,可包括六类,它们又可归纳为三种视角。第一种是以电影为第一人称,包括解构电影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或老板)的政治意识,或分析电影时代背景和真实历史的差异,这多少属于八十年代兴起的「影像史学」(historiophoty)的文本演绎方法论。例如研究美国娱乐大亨侯活晓士在五十年代开拍烂片《成吉思汗》是否为了制造本土危机感、从而突出苏联威胁论,又或分析内地爱国电影如何在历史原型上加工、自我陶醉﹐都属于这流派。

第二种是以电影为第二人称、作为社会现象的次要角色,即研究电影的上映和流行变成独立的社会现象后,如何直接影响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与及追踪政治角力的各方如何反过来利用电影传讯。在这范畴,电影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就退居到不由自主的角色,主角变成了那些影评人、推销员和政客。伊朗政府和美国右翼份子如何分别响应被指为丑化波斯祖先的《战狼300》,人权份子如何主动通过《战火屠城》向国际社会控诉赤柬的大屠杀,都在此列。

第三种是以电影为第三人称,即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反客为主,通过电影旁征博引其相关时代背景,或借电影激发个人相干或不相干的思考。近年荷李活电影兴起非洲热,让美国人大大加强了对非洲局势的兴趣,属于前者;《活佛传》一类电影,让不少西方人被东方宗教吸引,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世界观,属于后者。

本书收录的与五十部电影相关的文章,分别选自自香港出版的《国际政治梦工场I》、《国际政治梦工场II上》、《国际政治梦工场II下》的一百篇文章,分别采用了上述三种视角,作为笔者的个人笔记。它们自然并非上述范畴的学术文章;毕竟,再艰深的文章也有人认为是显浅,反之亦然,这里只希望抛砖引玉而已。

在此我衷心感谢天窗出版社北京分部和人民大学出版社愿意把本书引进内地,让更多内地读者可以接触香港研究国际关系的风格。事实上,香港虽然说是“亚洲国际都会”,国际研究的基础还是极度薄弱的,如何和国家的外交接轨,已成了我们圈子继续生存的基本问题。因此,这些年来我除了发表英语学术文章、在香港媒体撰写国际评论、到海外开学术会议和考察,也越来越和内地加强联系,例如开始了在《南方都市报》、《南风窗》、《国际先驱导报》、《领导者》杂志等专栏,担任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所的副所长等,虽然都是客席职务,但对香港人来说,已是跨过罗湖桥的重要一步。但愿这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加强笔者和内地知识界的互动,让香港研究国际关系的力量融入内地,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