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宏观调控政策的出现(1)

尽管凯恩斯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但它真正成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众所周知,凯恩斯理论是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产物,是通过财政赤字来减少失业的理论。因此,这个理论又被称为就业理论。在此之前,人们都倾向于财政平衡预算,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负债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国家负债更是如此。无论如何,通过国家负债来解决失业问题,并不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举措。然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为止的25年中,美国爆发的5次经济危机,一步一步地把主张财政赤字的凯恩斯理论推到了前台。

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已在美英等国的经济学界广泛流行,美国以凯恩斯就业理论制定的就业法案也于1946年正式生效,但这一时期美国的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仍然是传统的平衡预算原则。这一原则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受到了严峻的、带有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打击首先来自1953年~1954年、1957年~195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由于传统的平衡预算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种严重的经济危机,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在1957年12月明确宣布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放弃了一向认为是健全财政政策标志的平衡预算原则,这实际上等于接受了凯恩斯理论。总的来说,艾森豪威尔采取赤字财政政策的收效是值得肯定的:它虽然使美国联邦预算出现了125亿美元的空前赤字,但这时的赤字预算还带有补偿性的财政政策性质,因为他在八年任期内有三个财政年度有结余,可以弥补其余各年的财政赤字,而且这些赤字影响物价上涨的幅度不太大,与失业率形成交替状态,因此有效地使经济波动变得平缓。这一政策实施的后果表明,通过实行财政赤字政策以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生产和消费,达到了在物价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遏止经济衰退,有效增加就业的目的。

这一成就对他的后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肯尼迪继任美国总统之后,于1961年开始起用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担任美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经他任命的有海勒(WHeller)、托宾和戈登三?,其中以海勒为顾问委员会主席,另外他还聘请萨缪尔森为自己的非正式顾问。当时正值美国陷入1960年~1961年第四次经济危机之中。1961年中,失业率高达7%,通过反危机措施,1962年复苏,但失业率仍达6%。肯尼迪接受海勒的意见,向国会提出减税建议,以便进一步降低失业率。这一建议在他的继任者约翰逊总统推动下于1964年作为法案由国会通过。

1964年减税法案的通过被看成是凯恩斯财政政策主张的重大胜利。因为其后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根据196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的估计,截至1965年底,由于减税而增加的全部国民总产值约达300亿美元。1965年春,失业率下降到47%。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大量减税,造成巨额赤字,到1967年美国经济就已停滞不前。只是由于侵越战争的升级,才推迟了危机的爆发。沉重的军费支出不断地扩大财政赤字,加速了通货膨胀。物价急速上涨的势头开始形成。1968年消费品物价上涨了47%,到了1969年则上涨为61%,成为战后20多年间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

1969年初,尼克松总统上台。面对美国的严重通货膨胀局面,他也像艾森豪威尔上台时那样,主张平衡预算以压低通货膨胀。因此采取了一项叫做“政府游戏计划”的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例如?减一些开支,继续征收所得税附加税、提高利率以限制信贷等。不料当年10月就开始进入1969年~1970年的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尼克松政府立即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大幅度地增加军事开支。尼克松本人公开声明他自己“现在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了”。整个1970年,美国都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失业率居高不下,全年消费品价格上涨了55%,美元危机日益严重。美国报刊惊呼“这是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实行所谓的“新的经济政策”,即采用冻结工资、物价,特别是冻结工资的办法,来应付通货膨胀;?用取消汽车消费税的办法,刺激汽车工业的生产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以减少失业;用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的办法,实行美元贬值,来减轻美元危机。

美国经历了第五次经济危机以后,于1972年4月走上周期性繁荣阶段。随着物价管制措施的失败,1973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这一年,消费品价格上涨将近9%。该年年底又爆发了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比前五次要严重得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