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2)

在我们和别人的口头或者笔头的交流中,经常用到论证。我们可以用论证来说服别人,也可以用论证来发现真理。例如,我们经常通过说服别人来相信我们的政治观点或伦理观点。但我们也使用论证作为工具来发现真理。比如一个侦探正在调查一宗犯罪:是谁枪击了阿尔文*史密斯?只有两个人值得怀疑:格里格斯和布鲁克斯。侦探确信,枪击发生时,布鲁克斯正在外地,于是得到以下论证:

10.或者布鲁克斯或者格里格斯枪击了史密斯。布鲁克斯没有枪击史密斯。所以,格里格斯枪击了史密斯。

上述案例中,论证用于发现真理。当然,一个论证可以既用于发现真理,也用于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结论。说服和寻求真理这两个目的经常是相容的。然而,有时,这两个目的之间互相干扰。例如,在政治活动中,一个竞选者即使知道他的对手是诚实的,也可以试图说服投票者,他的对手是不诚实的。

现在,我们已经对逻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通过更周密地考察从一个论证的前提合理地得出结论的方法,从而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将考察如下一些基本概念,如有效性、可靠性、论证形式、强度和可信度等。

逻辑是研究评价一个论证的前提是否合理地支持其结论的方法。

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个有效论证,其前提完全支持其结论。更形式地说,一个有效论证(valid argument)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必然如果其前提真,则结论真。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注意。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必然 ”一词。在一个有效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当前提为真时,结论的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前提为真时,结论的真是绝对确保的。反过来说,一个有效论证具有这样的特征:不可能前提真而结论假。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定义中的条件(如果…则…)。它并不是说,一个有效论证的前提和结论在事实上是真的。而是,该定义断定了,必然如果前提真则结论真。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论证是有效的,则假设其前提真时,其结论也必定真。下列论证都是有效的:

11.所有生物学家是科学家。约翰不是科学家。所以,约翰不是生物学家。

12.如果爱丽斯偷钻石,那么她是贼。爱丽斯的确偷了钻石。所以,她是贼。

13.或者比尔记忆力不好或者他说谎。比尔并非记忆力不好。所以,比尔说谎。

上述每一个论证中,必然如果前提真,则结论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判定一个论证的有效性时,人们不必知道这个论证的前提事实上是否真实。人们仅仅断定了,假设前提真时,结论必定真。

在日常语言中,“有效”一词经常被简单地用来表示人们总体上赞成某个论证。但是逻辑学家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论证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上,而不是组成论证的前提和结论在事实上的真或假。所以,在日常语言中,“有效”这个词的含义并不像在逻辑学家那里一样地明确。

下列关于有效性的考察,也许有助于防止某些常识上的误解。首先要注意的是,一个论证虽然有一个或者更多的假前提,但是它仍旧是有效的。例如:

14.所有鸟都有啄。有些猫是鸟。所以,有些猫有啄。

上例中的第二个前提显然是假的,但该论证仍然有效。因为假定该论证的前提为真时,其结论也必定是真的。下列论证中,两个前提都假,但论证仍然有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