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班的学员大多都面临着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完成转型的处境、逆境或困境,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人们感叹:钱越来越难赚,活越来越难干,路越走越窄;营业收入很难增加,或者虽然在增加,但是成本费用高了,利润并没有增加,甚至反而在减少,利润空间已越来越小。企业发展已遇到一个坎,好比跑步已跑到一定程度,感到再也跑不动了。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坚持下去,那么最后可能会取胜。毛泽东说,最后的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但是真的很难坚持,企业发展的瓶颈也许是资金上的瓶颈,也许是人力资源上的瓶颈,也许是市场的瓶颈,也许是企业文化的瓶颈,即价值观上的瓶颈,很难突破。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我们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快,我们所在的行业发展很快,我们的企业发展也很快。企业的发展往往比企业的领导发展得更快,所以,企业的问题,更是企业老总的问题。这个时代,什么是落后?不知道就是落后。因此,企业老总不仅要学产、销、人、发、财,而且还要学易、道、儒、释、兵,从思想上、心态上解决自身的问题,从文化上、为人处事的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
企业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感受儒的中庸,道和禅的超脱。例如,企业家熟读《孙子兵法》,能感受对集中、持续和合作的深刻理解。印度古籍《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据说印度的“圣雄”甘地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就有这本书。目前沃顿、哈佛等顶尖商学院继《孙子兵法》之后,又开设了《薄伽梵歌》作为经营管理学的必修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作为一个企业家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与精力集中是必备的素质。
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学上著名的18岁/40岁/60岁定律认为,18岁的时候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和言行举止,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40岁的时候更在乎自己的内心,总算想明白不把别人的看法看得太严重;到了60岁才真正明白,其实除了你自己,别人压根就没有注意你,即便有人注意,也只是因为与他们自己有关。
一个人有四个我:客观存在的我,我认为的我,别人认为的我,我认为别人认为的我。人们讲笑话:宁波北仑港所在的北仑区的区长在招商引资会上用方言说:欢迎各位到北仑港所在的北仑区来投资发展。别人听到的却是,欢迎各位到“不能讲(北仑港)”、“不能去(北仑区)”的地方来投资发展。而北仑港所在的北仑区的区长还以为大家听到的是,欢迎各位到北仑港所在的北仑区来投资发展。更有甚者,浙江人用方言说,浙江经济发展快,“一靠机遇,二靠政策”,但在外省人听来却是,“一靠妓女,二靠警察”,闹了大笑话。
我有一位朋友,喜欢说话,逢人说话,逢会说话。有一次,他带着助手出去见客户,突然不说话了,害得助手不停地说话。出来后,助手问:“老总,平时你那么爱说话,今天怎么不说话了?”我那位朋友不好意思地说:“刚才不是我不想说话,是我不敢说话,因为我一说话,对方可能会以为我在模仿他说话,其实你也知道……”哦!助手恍然大悟,原来,客户是个大舌头,我这位老总终于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大舌头,所以才有今天这样的状况。因为有了参照系,所以比较能看清楚自己。我每次上课进教室前,总要先去洗手间照照镜子,梳理一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学大楼在适当的位置放置镜子是非常必要的。
我在课间,给学员们放了一段《武林外传》的片段,很搞笑,以下是该片断的部分对白:甲:“我是谁?”乙:“我怎么知道你是谁啊?”甲:“问题来了吧……我是谁?”乙:“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甲:“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我是谁’?”乙:“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嘛。” 甲:“我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乙:“这有什么区别吗?”甲:“举个例子,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乙:“我杀了你!”甲:“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乙:“是我杀了我!”甲:“动手吧!”其结果是乙把自己给杀了。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最要命的是,别人知道你,而你却不知道自己,这就是盲点和盲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是别人把你打倒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打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