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8)

这种心情和形势下见到萨根不期而来,少老大的脸色难以松宽下来,阴沉得像窗外的雾气,“你怎么来了?该来的时候不来。”

萨根嬉笑道:“我是来邀功领赏的。”

少老大惊异,“哦,你已经把黑室地址搞到手了?”少老大不敢确定冯警长是否已将任务下达给他,所以根本没往陈家鹄身上想。萨根摊开手,“这个嘛,还是让冯警长去完成吧,我一个小小机要员实在难与国民政府高层接触上,难哪。不过,我把你要找的人找到了。”

“谁?”

“陈家鹄,或者说麦克。”

“真的?”

“我只对女人撒谎。”

“你怎么找到的?”

“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萨根得意扬扬,“至于怎么找到的无关紧要。”

“怎么这么快?”少老大惊疑参半,“没错吧?”

“错不了,百分之百,就在这儿。”萨根递上一张纸条,“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开车带你去认个路,虽然不近,但也不远。”

少老大在萨根言之凿凿的保证面前,阴郁多时的心忽然间明亮起来。人找到了,手无寸铁,除之如杀鸡。不仅如此,萨根还用“光辉的”事实和行为洗清了他模糊的面容(刚才少老大还在担心他的忠心)。少老大心头一热,出手很是大方,赠送了一对黄灿灿的金耳环。

不论是少老大,还是萨根,他们在借金耳环表达胜利的喜悦之时,都没有想到一个真正的事实:陈家鹄已经“不知去向”。

上课的钟声在一只炮弹壳上响起,在周围的山野和树林里激起回音,嗡嗡嗡地响成一片。学员们都从各自的宿舍里出来,往教室快步走去。唯独陈家鹄,落在同学们的后面,手中捏着笔记本,不紧不慢,像个走马观景者,一边走一边四下张望。

他看见了一个稀奇的景象 那个敲钟人,背向他,立在院中那棵巨大的榕树下,一只手握着一把锃亮的铁榔头(肯定是日货),另一只手在随风飘,时而弯曲有形,时而垂直落下,像杂技一样。是什么人啊,太奇怪了!他定住目光望去,发现那竟然只是一只空袖管。

可以想象,他的手丢在战场上了。与那些不幸丢掉性命的战士相比,他无疑是个幸运者;与那些丢掉腿脚的人相比,他也是幸运者。

不,不,他不仅仅是丢掉了一只手,当他转过身来时,陈家鹄大惊失色:眼前的人没有脸!他脸上戴着一个黑布套,只亮出两只黑眼珠子,隐隐在动。可想而知,战火烧毁了他的面容,真实的面容一定比黑布套还要吓人。他还活着,但面相丑陋,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这是幸还是更大的不幸?陈家鹄望着他,不由自主向他走去,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同情。

对方注意到他的企图,回头又敲了一下弹壳:当

陈家鹄知道,这一道钟声是专门敲给他听的,在提醒他:别过来,快去上课!或者说,对方不想接受他的同情,或者满足他的好奇心。陈家鹄这才往教室快步走去,没有迟到,几乎和教员同步入室。

教员姓王,女,穿着朴素,五十来岁,上课的样子很是老到,对教学内容也是烂熟于心。但缺乏激情,慢声慢气,有点之乎者也。

她教的是基础课,从古老的《孙子兵法》下刀,游刃有余,“《孙子兵法》有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

文言不能太多,多则少矣。现在是白话年代,年轻人对文言一知半解,点到为止。王教员深悉时代特征,及时改用白话讲解:“这道的是何意?就是讲,两军对垒,倘若要胜券在握,必须要摸清敌人之情况。破译密码也是如此,对敌人的建制、编制、装备、驻地、兵力,以及各主官的职务、名姓等等情况,我们必须要掌握。掌握得越多越深,你就越容易抵达破译之彼岸。比如,像这次杜先生来这里视察,来之前可能会发出密报,通知我们做好接待准备工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