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九年七月十五日,曾国藩带着李瀚章和李鸿章一起登舟启行,向西而去。八月一日,行抵黄州,与胡林翼相见,待了七天。
这段时间非常关键,曾国藩在思考如何主导自己的命运。他与胡林翼沟通希望向东进兵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好友的帮助。胡林翼与官文磋商,请他奏请将曾国藩留下,合力向安徽进攻。于是官文向朝廷奏报:宝庆已经解围,石达开南逃广西,四川已有备无患,请令曾国藩暂缓入川,驻扎湖口,与湖北官军一起,分四路进攻安徽。曾国藩在途中奉到上谕,令他暂驻湖北,调回湖南各军,大举向东推进。曾国藩大喜,于八月二十三日抵达武昌,与官文会商军事,逗留了十来天,随即返回黄州,与胡林翼筹备进兵。胡林翼慷慨地拨出十营兵力交给他指挥。曾国藩于九月五日在巴河登陆,坐镇陆军营垒。随即催调萧启江火速前来,会师东下。
曾国藩自从咸丰四年底在九江受挫,一直未能恢复对长江下游的攻击,尽管湘军坚守在九江的岗位上,却无法端掉九江这块拦路石。时隔四年多,曾国藩又回到了向东攻击的前进位置上,只是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九江已经回到官军手中,湘军前方的目标变成了安庆。所以,曾国藩向终极目标金陵的推进,是从安庆这个新的起点开始。此后湘军的作战,都是围绕攻克安庆的中心任务展开。在为期约十六个月的奋斗中,曾氏三兄弟一齐上阵,曾国藩率总部推进到皖南的祁门,牵制敌军的兵力,曾国荃和曾贞幹则负责对安庆的攻坚。
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正是曾国荃开始攻打安庆集贤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不但为曾国藩腾出了两江封疆之位,还把他推上了东南军事总指挥的高位。
在咸丰眼中的这个黑色的闰三月,太平军再次攻破金陵城外的清军江南大营,把清军主力赶到了丹阳。大将张国梁阵亡,钦差大臣和春受伤,随后在浒墅关死去。接着,丹阳、苏州和常州相继失守。两江总督何桂清被革职逮问。
在湘军人物看来,黑色的闰三月颇有些希望的色彩。据说左宗棠听到江南大营崩溃的消息,高兴地说:“天下事恐怕会有转机了!”
“季公为什么这么说?”旁边的人问道。
左宗棠答道:“江南大营的官兵无能怕死,若不是遭到如此的涤荡,真还不知如何下手整顿呢。”
“谁能善后呢?”旁人又问。
胡林翼抢答:“朝廷若将东南军事交付曾公,还怕天下无法平定?”
不独是左宗棠与胡林翼想把江南大营崩溃的坏事转化成好事,北京的高官中,个别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一贯主张重用汉人,又最得皇帝信任,向咸丰力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咸丰皇帝此时对绿营已完全丧失信心,除了湘军,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曾国藩在四月份奉到上谕:曾国藩着先行赏加兵部尚书衔,迅速驰往江苏,署理两江总督。接着又有圣旨到来:
目下军情紧急,曾国藩素顾大局,不避艰险,务当兼程前进,保卫苏、常,次第收复失陷地方。重整军威,肃清丑类,朕实有厚望焉。
接到这样的圣旨,曾国藩的心情可想而知。自从咸丰三年组建湘军以来,这个湘乡人一直以肃清东南为己任,但他经历了无数艰险,可以说是在为皇上玩命,却连一个像样的名分都没捞到手,而且距离终极目标总是那么遥远。如今好了,朝廷失去了所有的指望,必须而且只能依靠他这个湘军大帅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把肃清东南的任务明确地交到他的手中,不但给了他统一指挥东南官军的权力,而且把安徽、江西和江苏三省的行政权也交给了他。地方官僚再也不敢看不起他,更不敢刁难他,他再也不会被逼到要兵无兵、要饷无饷的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