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圣相抑或元凶(4)

退却是为了前进

追求完美的人并非总能得到完美的结果。湘军的出场,并未像曾国藩希望的那样,以显赫的胜利赢得满堂喝彩。相反,湘军出征之始,尽管也打了几场胜仗,却时常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令曾国藩受够了失败的屈辱。

咸丰四年(1854)正月二十八日,曾国藩自衡州起程,率领水师一万二千人,陆勇五千多人,军容壮盛。朝廷指望他统带这支部队,迅速顺湘江而下,从太平军手中夺回武汉。

与此同时,骆秉章也派出王錱的湘勇,令其先去湖北的黄州。部队尚未开拔,太平军已从岳州攻入湘阴,随即南下,占据长沙以北六十里处的靖港,然后攻打宁乡。

曾国藩跟随水师抵达长沙,调派陆军迎击太平军。王錱的乡勇早行一步,在靖港与宁乡之间的乔口击败敌军。曾国藩派出的储玫躬一营兵力,在宁乡击败敌军主力。太平军向湘江下游溃逃,曾国藩令陆军和水师一齐追击,收复湘阴。曾国藩调胡林翼的黔勇从平江攻击湖北的通城,接着又令塔齐布率部增援胡林翼。岳州的太平军受到南北两方的压力,主动撤出。

王錱的乡勇和曾氏乡勇此时似乎在竞赛,王錱率先抵达岳州,继续北进,越过湖北的蒲圻。曾国藩所派的三营陆军随后抵达岳州。曾国藩自率水军进发,于三月二日抵达岳州。

曾国藩和王錱的运气都不好。三月七日,北风大作,曾国藩的水师尚未遇见敌人,就被风力打败了。岳州洞庭湖畔停泊的战船及辎重船,漂沉二十四艘,撞破几十艘,船上的勇夫多数做了淹死鬼。

第二天,王錱的湘勇也发生了惨剧。由于王錱轻敌冒进,在羊楼司遭到伏击,被击溃后退回岳州。太平军乘胜南下,曾国藩派驻岳州城外的几营陆军跟着王錱败退入城。

太平军对岳州发起猛攻。曾国藩急调炮船赶来岳州,登陆攻击,救出城内的溃军,乘风南下,停泊在长沙城外。太平军的船队又南下湘阴。

这次陆军失利,由王錱承担了责任。骆秉章上奏战情,请将王錱革职,留营效力赎罪。

但是湘军的失利,并非全面溃退。南路的湘军虽然被迫撤回了长沙,但北路的湘军在崇阳和通城屡获胜仗,胡林翼有上塔市大捷,塔齐布有沙坪之胜。曾国藩为了加强长沙的防卫,令胡林翼和塔齐布两军南下。

这次岳州失败,曾国藩有无责任?他的父亲曾麟书认为他是有责任的。他写信告诫儿子,指出湘军筑垒不坚,兵力部署过于分散,都是取败之道。皇帝却未将兵败的账算到曾国藩头上,只认为他是个超级倒霉蛋,刚一出师,战船就被大风刮坏吹走不少,不能算指挥失误,所以也不忍心给他治罪。

但是曾国藩的霉运还未走完,更惨的事情还在后头。

太平军第二次南下,还是沿着原来的路线进兵。他们的水师从湘阴上驶,占据靖港镇,再次分兵从陆路袭击宁乡,还多派了一路兵力攻打湘潭。三月二十七日,湘潭失守,太平军在城外筑垒自固,从湘江上游征得几百号民船,竖立木城,巩固江防。

湘潭失守,直接威胁到长沙的安全。南边的湘潭和北边的靖港,成了太平军夹击省城的前进基地。但是湘军已经及时采取措施,塔齐布的部队第二天就赶到了湘潭城外,奋击敌营,大破敌军。三月二十九日,曾国藩派出五营水师助攻湘潭。

塔齐布的陆军连战四天四夜,毙敌几千人。四月一日,湘军水师发威,大破停泊湘潭的太平军船队。塔齐布乘势攻破所有敌垒。

湘军本来可以打一个完美的胜仗,足以令湖南乡勇挽回在岳州蒙上的羞耻,但湘军大帅为了追求完美,却画蛇添足,落下一大败笔。

湘军大战湘潭时,曾国藩坐镇长沙。这里的绅民要求他去攻打靖港,扫除北面的隐患。曾国藩相信了绅民提供的情报,认为靖港太平军兵力不多,他可以在长沙团练的协助下一举拿下靖港。当时湘潭的捷报尚未传来,曾国藩也许是想借着亲自指挥一场靖港大捷来挽回湘军的声誉。

四月二日,曾国藩亲自督率四十号战船、八百名陆勇,对靖港发起攻击。这时西南风起,水流迅急,船队无法停泊,闯到太平军营中,遭到痛击,水勇全部溃散,战船为敌军焚烧或俘虏,陆勇和团练也溃不成军。

曾国藩苦心经营湘军,出师以后,一挫于岳州,二败于靖港,大扫颜面,羞愤已极,看着溃军从身边跑过去,急得朝水中跳去,被左右救出,接着第二次跳水,还是未能自尽。

虽然湘军败于靖港,湘潭战役的胜局却是毫无悬念。第二天,褚汝航、彭玉麟、杨载福在湘潭将太平军船队全部烧毁,陆军屡次攻破敌垒。四月五日,湘军收复湘潭县城,太平军大溃,从湘潭、靖港到岳州,一路撤退。

曾国藩从靖港返回长沙后,驻营南门外的妙高峰寺。湘勇屡次溃败,“恒为市井小人所诟侮”,官员和绅士也有讲怪话的。刻薄的人将湘军称为“相军”,意思是摆看的军队。湘军拼着命打仗,却打丢了三点水。要把三点水赚回来,不知还要多少人流血牺牲!

曾国藩受不了羞辱,几次寻死,只因总是有人拦着,所以自裁未遂。曾国藩既然活着,就要把脸面挣回来。他很快就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始整顿充实湘军。他下令补造在两次失败中损失的大半战船,共约两百艘,而且要造得比以前的更加坚固。战斗中溃散的勇丁他一概不要了,另外招募几千名水陆兵勇。

曾国藩绝不是教条主义者。经过两次失败,他认为水师不能用不懂水战的山农,而要用专业的军人。于是他向朝廷奏调两广的水师官兵。知府李孟群从广西带来一千名水勇,总兵陈辉龙从广东带来四百名水师官兵和一百尊火炮,先后向曾国藩报到。湘军规模重整,军容复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