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行不通呢?小型钢铁厂最开始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突破技术桎梏的。因为它们是在电弧炉里熔炼化学成分复杂的边角废料,所以产品质量很差。实际上,它们的产品只能被卖到钢筋混凝土市场作为钢筋使用。钢筋这种东西对质量要求比较低,所以成了劣质产品的理想市场。
当小型钢铁厂进军钢筋市场时,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则很乐意袖手旁观,看它们在这个市场中互相竞争。由于成本结构和获得投资的机会的不同,破坏者和被破坏者看待钢筋市场的角度是截然相反的。对于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来说,钢筋的毛利率一直徘徊在可怜的7%左右,并且这类产品的整体比例只占钢铁行业总量的4%。在钢铁市场的所有等级当中,这是最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块。因此,当小型钢铁厂在钢筋市场站稳脚跟后,大型钢铁企业却重组了钢筋生产线,去开发利润更高的产品。
与大型钢铁企业相反,小型钢铁厂正因为拥有了20%的成本优势,所以在这一块的竞争中享有了更高的利润―直到1979年,当时最后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被小型钢铁厂驱逐出钢筋市场。历史价格数据显示,当时的钢筋价格已经暴跌了20%。当小型钢铁厂和大型钢铁企业打价格战时,它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利的。但是当小型钢铁厂开始自相残杀时,即使是获胜的一方也会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利润可言。③更糟的是,当它们尝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谋求利润时,却发现削减成本只能让它们维持生存,却无法带来丰厚的利润。
不过小型钢铁厂很快打起了高端市场的主意,它们看清楚高端市场的状况后,都松了一口气。只要它们能想办法生产出更大更好的钢铁产品(如角钢、条钢以及棒钢之类)它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在这个级别的市场中,如图2 2中所示,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的利润率在12%左右―几乎是它们在钢筋市场利润率的2倍。同时,这一块的市场规模也是钢筋市场的2倍,大约占了钢铁产品总体市场的8%的比例。当小型钢铁厂能够生产出更大更好的产品来冲击这一级别的市场时,大型钢铁企业再次心甘情愿地将条钢和棒钢业务拱手相让。和更高利润的产品相比,这也变成了一个狗咬狗的大集市。而对于小型钢铁厂来说,和低利润的钢筋市场相比,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机会。于是当小型钢铁厂提高产能开始生产角钢、条钢以及棒钢时,大型综合性钢铁企业开始关闭生产线,或者重组生产线,生产利润更高的产品。有了20%的成本优势,小型钢铁厂在和大型钢铁企业竞争时,就能享受到丰厚的利润,直到1984年,当小型钢铁厂又成功地把大型钢铁企业逐出条钢和棒钢市场后,前者又开始陷入过去的轮回:小型钢铁厂互相竞争,条钢和棒钢价格下跌20%,利润不再丰厚。此时它们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