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企业为什么会失败?(4)

图13硬盘驱动器价格经验曲线资料来源:《磁盘/趋势报告》)各期公布的数据。技术变革的影响

对于为什么领先企业很难始终保持它们在硬盘驱动器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一问题,我的研究让我总结出“科技泥流假设”(technologymudslidehypothesis),意思是说,企业在面对永无止境的科技变革时,就像在泥流上求生,必须永远保持在泥流之上移动,稍一停顿下来,就会遭遇灭顶的命运。

为了测试这一假设,我收集并分析了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包含了1975至1994年间,全球硬盘驱动器行业的各个企业每年推出的各种硬盘驱动器的技术和性能规格。这一分析所使用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磁盘/趋势报告》。这是一份极具权威性的市场研究年度刊物,其内容包括从硬盘驱动器制造商那里得到的更加详细的产品规格表。我要感谢《磁盘/趋势公司》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对本项目的长期大力支持。有了这个数据库,我就可以了解到底是哪些企业在引领每一轮新技术浪潮;追踪新技术是怎样逐步传播到整个行业;找到哪些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哪些企业被甩在了后面;衡量每次技术变革对硬盘驱动器的容量、速度和其他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认真回顾硬盘驱动器行业每次技术变革的历史,我们就可以找出到底是哪些变革在推动新兴企业走向成功,或导致成熟领先企业走向失败。

我曾以为,参考之前的学者对技术变革的研究成果会让我得出我所期望的结论,但这项研究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事实上,这项研究表明,不管是技术变革的速度或者难度都不是导致领先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科技泥流假设”是错误的。

大多数产品的生产商已经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某种固定的性能改善轨道。例如,从1979年的8MHz的8088处理器到1994年的133MHz奔腾芯片,英特尔公司每年都将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提高约20%。礼来公司(EliLillyandCompany)将它生产的胰岛素的纯度从1925年的50000ppm杂质(ppm意为“百万分之……”)减少到1980年的10ppm杂质,年改善幅度达14%。当企业确立了一种可量化的改善方法轨道时,判断一种新技术是否可能提高某种产品的性能(相对于之前的产品)便成为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