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从我出版第一本书《创业必经的那些事1》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该书中,我讨论了小企业为何运作不力和我们该如何应对的问题。首先,我介绍了在此之前10年的时间里,我在我们的小型商务咨询公司里所了解的一切,接着又谈到了米歇尔?托马斯公司。现在我要谈的是“企业家型管理者”理论,这个理论将会分析小企业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原因何在。有人认为大多数企业都是由企业家创立的,而事实是大多数企业都是那些为企业家工作的技师创立的――做馅饼的人开馅饼店,机械师开汽车修理厂,医师开办诊所。所有这些技师都有一个致命的想法,那就是:因为他熟知企业内部技术领域的工作,所以他一定也知道怎样创立一个能正常运营的企业。然而,事实与这个想法正好背道而驰,他和他创办的企业很不幸,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倒闭了;即使不倒闭,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

二十多年后,通过与15 000多家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乃至超级航母型企业的合作,我们已经得出了很多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不仅让我深刻理解了大多数小企业不能良好运作的原因,我还发现,大多数组织注定都处于一种运作不力的状态,无论这个组织的规模如何,无论它属于何种行业,也不管它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甚至是无科技含量的组织,更不管它是处于泡沫繁荣状态还是急速衰落状态。

同时我还发现,这些组织努力运用他们所认为的最好方式,试图改变这种状态。尽管他们所作的努力是基于良好的愿望,但结果适得其反,大多数组织注定还会重新创造一个类似的运作不力的系统。

这怎么可能?这么多高素质又富有激情的人怎么会导致如此糟糕的后果?我认为,大多数组织几乎都缺乏工具和知识等资源,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自我改变的意识。同时我还认为,通过学习别人炮制出来并兜售给他们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案和流程,他们并不能获得这些工具和知识,特别是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自我改变的意识。究其原因,不在于这些所谓的“新”的管理信息仍是基于过去那些老的预期和对于何谓管理的老定义而建立起来的,而是这些旧的理论前提都是错误的。

因此,对管理学概念的彻底革命成为时下之需,比如什么是管理,管理能达到什么效果,以及什么不是管理。我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和读者分享我和我的员工在过去20年中所学到的一切:关于大多数组织不能良好运作这个问题,我们怎样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对策是什么等。这种管理理念可以运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无论它的规模是大是小。

何谓“企业家型管理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