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有时显得很邪恶

问题在于,一家神神秘秘的公司看起来像是有所隐瞒。固有的谜团笼罩着谷歌,尤其是其创始人,这是一个大问题,或许是一家严重依赖客户信任的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谷歌必须得到信任,以保护所收集的有关其服务使用者的数量惊人的信息――来自黑客、垃圾邮件发送者和政府间谍。很多人想弄明白谷歌究竟是否邪恶。

谷歌并不符合我们对其他邪恶公司的概括。它未曾卷入任何股票丑闻。它没有哪位高管曾被迫在电视镜头前示众。它从未被指控回溯股票期权。它从未被指控捏造财务报表。

拉里和谢尔盖日益发现,致力于自由传播其计算机所能获得的任何信息的理想,正在使其对簿公堂。7年前,谷歌只有一名专职律师,现在它有100多名。在几年前的一次股东会议上,一名股东站在麦克风前发问:“这些天你因何被起诉?”谷歌首席律师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的回答是:“你说的是多长时间之内?”

这些天来人们最在意的问题,似乎是谷歌是否正在变成一家邪恶的公司。当然,竞争对手、版权持有人和其他人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谷歌正在侵蚀它们的利益。隐私权拥护者也这么认为,他们只是基于一个事实,即谷歌拥有数量惊人的个人信息。

总之,一家如此庞大、如此强势、控制着几乎涉及每个人的如此众多的个人数据的公司,是很难取信于人的。一个意外的安全漏洞就能使黑客从谷歌的档案库中获取个人数据――这是最有可能背离公众信任的情形,这将摧毁谷歌的声誉。是否可以把所有此类数据托付给拉里和谢尔盖,这个问题永远无法得到肯定的回答。但是,一次失误就足以将它彻底否定。

拉里和谢尔盖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准总统候选人加里.哈特(Gary Hart)的处境,后者公然挑战刺探其丑闻的新闻记者。媒体立即爆料了他的婚外情,从而终结了他的总统抱负。

至于“不得作恶”的谷歌,正是那些博客作者们――用无所不用其极的诡秘方式――在着手证明,随着谷歌的壮大它正变得邪恶。大部分论点所沿袭的套路无非是:金钱和权力滋生腐败,所以谷歌是腐败的。由于谷歌收集了更多个人信息,它就成了“黑老大”。这些担心可能会成为现实。但其论点一律是“假设”情景,而非作恶的实例。

最新的罪魁祸首是谷歌于2008年推出的网络浏览器。几年前谷歌说它对此市场不感兴趣,但拉里和谢尔盖改变了主意,这个改变被人们看做是两面派做法。

克林特.博尔顿(Clint Boulton)为《每周电脑报》(eWeek)写了一篇名为《谷歌观察》(Google Watch)的博文,他断言谷歌正在进入微软领地的简单事实是对其邪恶的默认。“很难在成为搜索领域绝对领袖的同时不被视为垄断者,这就是商业领域的“邪恶”法典。”他写道。他还补充说:“身为如此强大的公司,然后又推出一个网络浏览器作为你的网络服务的网关,不可能不被视为邪恶肮脏。”博尔顿随后在一篇博文中论证,随着公司的壮大,它需要更多的收入来养活网络机器,正如大家都知道的,“过多的金钱等于腐败”。

当在线网站Valleywag真正读到伴随谷歌新浏览器Chrome的繁琐保密协议时,情况就更加糟糕了。协议规定,人们在使用Chrome时“提交、发布或展示”的任何内容自动授予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复制、改编、修改、翻译、出版、公开演出、公开展示和分发”此类信息的“永久、不可撤销、无版税、非专有的许可”。

结果证明这是谷歌的标准保密协议之一,它从谷歌管理层的眼皮底下滑过,并没有引起重视。谷歌很快将其协议撤回,并以如下说明替换了该协议:“为了方便我们的用户使用,我们尽量对我们的诸多产品使用同一套法律术语(我们的《服务通用条款》)。有时,比如就谷歌Chrome而言,这意味着针对特定产品的法律术语可能会包含并不十分适合该产品的术语中。”

但是,谷歌在客座讲师给公司作例行演讲时使用了一个非常类似的协议。旧金山心理学家托马斯.刘易斯(Thomas Lewis)认为他正在丧失获邀演讲的研究权。当他抱怨此事时,他被告知要事先列出他有权谈论的一切事项,再加以排除。他的律师要他列出庞大的清单,不必介意可能会囊括世界万物。他那样做了,结果做了演讲。

再来看看马特.艾塞(Matt Asay),他为CNET写了一篇名为《开放道路》(Open Road)的博文。谷歌有一组可供人们免费下载的应用软件,叫做谷歌软件包。这些程序来自谷歌和第三方的软件组合。在推出Chrome之前,谷歌纳入了开放源代码的火狐浏览器(Firefox)作为软件包的默认浏览器。在推出Chrome之后,它仍然提供火狐浏览器选项,但现在Chrome成了默认选项。艾塞说,这一变动“使谷歌看起来更像是它所取代的旧微软”。

但是,谷歌进入中国当然是矛头所指。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按照法律规定,它不得不同意对自己的搜索引擎结果进行审查。一种选择是完全避开中国,另一种选择是在境外运行一个中文搜索引擎,而不进行审查,这意味着对该站点的访问会在官方不喜欢的东西出现后随时被中国政府切断。而事实上,除了位于中国的一个搜索引擎,谷歌确实又运行了这样一个境外搜索引擎。只不过它没有多少流量。

拉里和谢尔盖正在成长,与他们统率的公司一起成熟,学会妥协,学会将他们主宰早期谷歌的活泼的理想主义追求加以提炼。他们来日方长,他们已经擒获了商业巨兽,并取得了胜利。

他们一直是幸运的,他们的崛起在外人看来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但要发展一家像谷歌这样成功和活跃的企业,单靠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在创始人的狂想中有着高明的谋略。天使存在于细节中,一如既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