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间歇(1)

1、运输与空战

2、反游击战

战役间歇期的另一场战争,发生在德军后方。按照苏联方面的统计,截至1943年4月,德占区游击队总人数已经增加到13万人,主要编为1019个游击支队,隶属于193个游击兵团。游击队的战斗编成,通常为连、排、班。为了统一指挥这些游击队,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此前设立了游击运动总司令部以及各地区游击运动司令部。通过无线电,这些司令部得以和80%的游击队保持经常联系,并不断以空投等方式向游击队提供武器和指挥以及技术人员。

这些接受统一指挥的游击队,被视为苏联正规军的辅助力量,其主要任务:诸如破坏德军的后方交通运输,侦查德军的兵力和部署等等,都是以配合正规军作战为核心的。此外,苏联游击队也经常刺杀德国行政人员和职员,阻止德军在占领区掠夺人员和物资,甚至有时也会袭击德军小股守备队,攻取一些中小城镇。游击队的活跃程度,受到地域民族属性的影响:在被占领的俄罗斯和亲俄的白俄罗斯地区(主要是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游击队活动尤其频繁;其他地区,尤其是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则要逊色一些。在乌克兰地区,甚至有反苏和亲苏的两种游击队存在。

为了对付苏联游击队,希特勒本人早在1942年8月18日就签署了国防军统帅部第46号训令,要求在东方占领区加强和游击队的斗争,“集中从国防军各军种、党卫军和警察中抽调的合适兵力,迅速严厉、主动的打击游击队”。

为了执行这个命令,德国人投入了相当庞大的力量。其中包括正规野战军的后方警卫警察部队;正规军后备部队;各种内务警察部队,和所谓的“当地部队”,以及德占苏联地区的所有其他德国人。

正规野战军后方警卫部队,包括陆军警卫师,大大小小的警卫和军事警察宪兵分队,以及匈牙利军队的几个师。他们主要负责警戒陆军后方的交通线、基地仓库、指挥所等等。另外,德军在后方的后勤和辅助人员,有时甚至还包括空军机场人员,也经常被用于反游击战。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负责统一指挥正规军战区的反游击行动。截至1943年4月,陆军作战地区已经为反游击战投入了8万人。

野战军之外,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从1942年10月开始,5个后备师(1943年7月前,东线实际部署了4个)和约5万人的后备陆军人员,也被送往德占东部地区。这些后备部队,一方面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为前线野战军提供补充。而在平时,则负责对付游击队。

党卫军以及警察头子希姆莱所管辖的普通党卫军和德国警察,也向东线派出了强大力量。在里加、明斯克和基辅,德国人分别设置了“东部及俄国北部”、“俄国中部”、“俄国南部(后来改为乌克兰)”党卫军和警察高级领袖,并以德国治安警察所属的部队为主干。这些部队不属于军队序列,却身着绿色军事化制服,配备精良的武器,以团营为编制单位,甚至还拥有装甲连。标准状态下,1个警察团拥有3个营(每营约500人),有些还下属3个炮兵连或1个装甲连。俨然是一支战斗部队,在反游击战中,警察部队担负主动进攻清剿的任务,但有时也会被投入前线野战。根据笔者的初步统计,在东线有第2、6、8、9、10、11、13、14、16、28警察团,以及一些独立武装治安警察分队。但其中第6、8、14警察团,已经在1943年1月被歼灭于东线南部。

除了武装治安警察外,东线还有大量盖世太保战地秘密警察、党卫军保安处人员、刑事警察、辅助警察等等。这些警察主要隶属于帝国保安总局。

德国人还利用当地人组成了维持部队,其人数在1943年初约13万,通常采用营为单位。希特勒最初曾要求大量扩充这种部队。但除了几支死硬反苏部队外,其战斗力通常很弱,而且不太可靠,甚至还发生了几个营穿越战线投降苏军的事件。出于不信任情绪,希特勒在第46训令的补充指示中,取消了扩充命令。基于同样考虑,直到1943年春,希特勒依然不愿意利用卖身投靠的弗拉索夫等苏联叛徒从事宣传以外的工作。他曾私下表示:这些叛徒,要么是些没有骨头的废物,要么是些居心叵测的阴谋家。

读书导航